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未来可以水中游古城?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7:59 南京晨报

  三百年前被洪水淹没,而被深埋地下的古泗州城,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城”,作为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水陆都会,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极大兴趣。从去年起,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就对其开始勘探,先后打下了6000多个钻孔,昨日,在盱眙举行的古泗州城遗址考古勘探论证会上,贺教授公布了他的勘探结果:确立了古城的西门、东门、香华门,古城墙的位置,以及古城的大致范围和古汴河的走向。对于古城遗址发掘而言,这是具有决定性的一大步。

  城墙坚固程度超过明城墙

  昨天上午,十余位考古专家前往遗址观看遗址勘探情况。由于已被淹没三百余年,遗址现场已成为一片稻田,仅初步挖掘了几处城门:西门、东门、香华门,以及一段古城墙。一米多深的坑里,露出了一段由碎石、碎砖砌成的城门,宽仅1米左右,贺教授介绍,这仅仅是城门的顶部,整个城墙成梯形,高4-6米,基层足有18-20米宽,城墙的材料是碎石砖混和了石灰、糯米汁砌成,坚固异常,在一处鱼塘,贺教授指着塘里两处断截的城墙遗址解释:当初村民开挖鱼塘时,使用了烈性炸药才将这段墙炸掉,它的坚固程度远远超过南京的明城墙。整个古城的城墙长度,约为“九里十八步”,即十里不到,在古城遗址中已是很大的规模。

  之所以要建造如此坚固的城墙,是因为历史上泗州曾是军事重镇,又是南北交通枢纽,唐宋时极为繁华,因此构筑了牢固的防御体系:在主城外围还建立了一个“瓮城”。贺教授解释,所谓“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即在城墙外又加一道城墙,成为一个月牙形的小城,当实战中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要绕个弯以后再攻大城门,这时守军就能居高临下攻击敌人,“瓮中捉鳖”了。城墙的另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抵御洪水。由于泗州古城地势低,易被洪水淹没,到了清朝年间,朝廷治水政策是利用泗州旁边的洪泽湖蓄水,泗州城就时刻处于洪水的威胁之下,人们不甘心坐待淹沉,采取了种种抗洪措施,直到康熙19年,连续大水之后,泗州城再也没有能够浮出水面。

  勘探论证会的组长,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邹厚本教授介绍,勘探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确立了古城遗址的范围,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大步;此外还找到了古代的水路要道———古汴河的遗址。

  全国惟一一个灾难性城市遗址

  “这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悲壮的抗争史”,一位与会专家这样说,泗州城不是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而是日积月累的洪水淹没,因此泗州城下的建筑根基、街道布局都保存完好。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张敏所长说,这是全国惟一一个灾难性古城遗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三百年前的城市状况。

  6000多个钻孔,得出了这样一个勘探结果:遗址的土层,从上到下依次是现在的农田,近代灰黄色的淤积土层;清晚期的建筑废弃城,这是洪水淹没后,当时的人试图重建留下的遗迹;清康熙时,洪水淹没的淤积层;淹没前的活动面;明代的;宋朝的……一层层都是人类与洪水抗争的印记。

  古泗州曾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有著名的佛教建筑“僧珈塔”,而僧珈则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生前身后都受到无限尊崇。而此次勘探是否已经找到“僧珈塔”的遗址呢?贺教授回答,他们已经发现了三个建筑区,但是由于深埋地下,还无法确定僧珈塔的具体位置。

  未来可以水中游古城

  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城,发掘无疑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邹教授解释,即使现在已经确立了遗址的位置,但怎样挖、从何处下手都需要细细研究,不能操之过急,而比较理想的状况是:未来将淤泥清走之后,可以在水底建立通道,让人们水底游古城,亲身感受洪水淹没下的城市。

  邹教授在会上说,古泗州城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大遗址,应当怎样保护和利用,来取得社会价值。由于遗址的水位很高,目前初步的想法是将淤泥清走,让遗址继续留在水下,建立一个水下通道,并且净化水质,这样就可以让游人参观。但是,应当从哪里下手开挖,还需要好好研究。那么,挖掘是否会破坏遗址呢?邹教授解释不会,因为它原本就在水中,而现在,旧址处的淮河里还有一段古泗州城的残存城墙,水位低时就可以看到。

  贺教授则提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开发模式:边考古边旅游。他介绍,这么大的遗址,完全开发出来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挖掘几处重要部位,就已经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意大利那座被火山灰淹没的庞贝古城,至今还在挖掘中,泗州城做为“中国的庞贝”,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一边考古,一边开放旅游,甚至还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考古,这在国外非常流行。

  作者:陆悦

  (来源:南京晨报)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