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山楂的双重性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9:23 南方都市报

  欲望瓜果

  张敬波

  我不吃山楂已经很多年,儿时的记忆渐行渐远。但味道还常常记起,舌尖的酸甜犹在,只是因为山楂不善张扬,所以没有强烈的感情,倒是为采摘她偶尔经受山楂树刺伤的教训
,给人落寞者未必软弱的印象。

  记忆中的山楂或红或黄,藏身在山野林间,有隐士的风度。不过,风餐露宿,朝不保夕,有一种随时被消灭的厄运如影随形。山里的野果大抵都要经历这一担惊受怕的日子,所以她们始终有着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和风尘感。

  但是,后来山楂突然“出山”了,也换了个闪亮的名字:冰糖葫芦。关于这个变故,民间掌故曰:宋光宗赵惇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千方百计,终无起色。赵惇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黄贵妃按此法服后,竟然病愈。后来方子传到民间,遂成冰糖葫芦。

  山楂嫁到有钱人家“变身”冰糖葫芦的历程其实也很坎坷:被尖刻的竹签串成一串,继用冰糖熬成糖汁,将成串果子在糖汁中一蘸即起;糖汁遇冷即凝,遂成糖衣,晶莹脆裂,通体澄澈。轻轻一咬,嘎嘣声中韵味十足。

  山楂的命运一如人生,起伏多舛。好像是邓云乡吧,写过北京有名的“吴大少的冰糖葫芦”。吴大少是西城吴宅的大少爷,不仅自己喜食冰糖葫芦,而且亲自动手做,极其讲究。红果必须直径盈寸,豁开去核,使每个山楂半开半合,填上澄沙、枣泥、豌豆泥为馅,瓜子仁摁在吐露在红果外的馅上,成一朵小花,用上好纯糖熬制,极精致。吴哥逢年过节用自制的冰糖葫芦馈赠亲友,后来居然让听差的上街去卖,他跟在后头吆喝:“葫芦来咳——冰糖儿的咧!”售价不及成本的一半。后来吴家败落,吴哥生活没着落,就借了点钱,租了一间门面卖冰糖葫芦,成为特制精品。

  从山间野果走向集市,山楂也从懵懂走向世故,变得圆滑和谄媚。但仔细考察她的性格,我们会发现她也有崇高的一面:山楂自古以来被视为希望的象征。据说耶稣的冠冕就是用山楂树的刺编就;法国人将山楂树奉为婚育的象征,在婚礼上,不仅花瓶里插满山楂花,而且新娘还用她作为装饰物。

  可见,山楂是以内涵取胜的野果。

  本版插图 李亮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