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揭开三毛生前种种谜团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5:30 深圳晚报

  近日,由三毛家人独家授权、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三毛私家相册》让诀别红尘15年的三毛重新回到了读者的视野。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给热爱她的读者留下了永远的谜。关于她的作品真实性、与荷西爱情的种种猜测,也没有断过。

  昨日,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台湾地区《明道文艺》杂志社社
长陈宪仁先生。他是与三毛结交15年、三毛生前最信赖的朋友,三毛离世前曾试图与他联系。多年来,三毛的书信、遗稿等遗物一直为陈宪仁所保留,他也是整理三毛家书结集出版《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的作者。在采访中,陈宪仁再次向记者澄清了许多关于三毛的流言,在他眼里,三毛是一个“有才气、有真性情、执着文学的平凡人”。

  第一印象很迷人

  记者:从《三毛私家相册》中,我得知你们初次见面是在1976年,她刚刚出版《撒哈拉沙漠》,从沙漠回中国台湾探亲。当时的情形怎么样?对三毛第一印象如何?

  陈宪仁:第一印象是很迷人、很会讲故事。在《中华日报》副刊主编蔡文甫邀宴的餐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三毛,印象极深。当时三毛在台湾地区已是畅销书作家,很多读者热爱她。在饭桌上,文坛大家王鼎钧、徐吁等也在座,平常王鼎钧最能说,那天就只有听三毛讲撒哈拉故事的份儿,她的神情完全把大家吸引住了,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记者:第二次见面应该是1982年,她从南美洲回台,被邀请去明道中学演讲,是吗?

  陈宪仁:是的。我非常讶异,几年过去了,她还清楚地记得我。那时候很多地方邀她演讲,我请她到明道中学与学生见面。第二天上午,许多学生走到操场看到“欢迎三毛小姐”的横幅时,马上冲回教室拿眼镜。在升旗典礼上三毛只讲了10分钟,6000多名学生站着听得入迷,最后还把帽子纷纷丢到空中欢呼。那个场景我终生难忘。

  三毛对读者太好了

  记者:后来你邀她为《明道文艺》撰稿,为她开辟了专栏“三毛信箱”,回答读者来信,后来结集出书《谈心》,当时读者的来信是不是特别多?她是不是被“信债”累跨了?

  陈宪仁:除了皇冠杂志和《联合报》,她极少在其他报刊上发表文章,很难约到她的稿子,很意外地,她答应了。她得知《明道文艺》在台湾对青年学生颇有影响力,而当时很多青年人给她写信,她希望能给予大家解答,就很乐意开这么个专栏。她对读者太好了,大部分的信能回则回,后来我整理她的读者来信,大概有400、500封。(记者:读者的信她都保存下来?)是的,她也花了相当多时间给读者回信,因为大家对她期待高,难免给三毛的心理造成压力。

  三毛的死对我很意外

  记者:《三毛私家相册》披露说,在三毛去世前一两天,她给你去过电话,可惜你没接到,是你太太接的。电话里她说身体不好,得开刀。没接到这个电话,遗憾吗?

  陈宪仁:遗憾,但就算我接到那个电话,对她也没有帮助。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在1990年底,她住院,我去看她,见了面聊聊家常,我并没有察觉出异样,所以她的死对我是很意外、很突然的,按说以我们40出头的年纪,还不会想到生死。

  记者:那么你猜测她的死因是什么?有人说,《滚滚红尘》唯独没得编剧奖,种种压力是她自杀的原因之一,您否认这一点。

  陈宪仁:或许没得奖让三毛心情有点失落,但这件事没有这么严重。她自杀的原因,旁人很难猜测,我没有特别去想,所有的猜测都未必是当事人的想法。这种事情没有对错,这是她的选择,作为朋友,只有尊重她。她心理上的痛苦,没人能帮她解脱,这样的决定一定有她非做不可的理由。

  三毛只有骨灰没有墓

  记者:三毛去世后,你帮她保存了多少遗物?她的故居还在吗?骨灰埋在哪里?

  陈宪仁:有些在我这里,主要是她的书信、遗稿等文字资料,有些在她弟弟陈杰那里,台湾地区的“国家文学馆”征集了一部分遗物,她的家乡舟山群岛上的三毛纪念馆也征集了一部分。三毛的故居已经卖掉了,她去世后,父母年纪大,没有办法照看,被一个文艺界的有心人买下来,后来又转手,因此在台湾没有纪念她的地方。三毛的骨灰塔放置在台北金山,我有时候会去看看。(记者:三毛生前想把一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没有实现吗?)她的衣冠冢在莫高窟。

  记者:三毛的家书里透露了什么不一般的信息吗?

  陈宪仁:在撒哈拉沙漠的那一段,她的家书写得最勤,那应该是三毛人生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确有荷西其人其情

  记者:关于三毛是否与荷西结婚,一度成为悬案。起因在您整理后出版的三毛家书集《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面世后,有读者质疑,三毛的一封信里说1974年元旦还在找结婚要的证明,但是一般三毛的年表,标明结婚年份是1973年,因而怀疑三毛结婚有假。

  陈宪仁:是的,我冒了一身冷汗。后来经过查证,发现三毛的《结婚记》是在1974年12月发表,以三毛当时的作品,报社不可能压太久,同时文章里写“今年元月荷西先来,四月我才来”,我又找到三毛于1974年7月的家书,写道“明天就要结婚”,可以确定三毛是在1974年7月结婚的。而在台湾和内地出版的三毛书籍,附录年表都写她在1973年结婚,唯独日文版翻译者在访问三毛后,记录她在1974年结婚是对的。

  记者:三毛过世后,有些人又怀疑有没有荷西?荷西是生是死?为了反驳这种观点,你甚至拿出一份刊登有荷西遇难消息的西班牙文报纸作为凭证,那份报纸是三毛保存的吗?对这些流言怎么看?

  陈宪仁:是的。写给父母的家书不需要说谎吧?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那么想?三毛怎么可能捏造?作为朋友,我很气愤,都是莫须有的事,有些流言,根本不值得我去批驳。

  作品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记者:从一位资深编辑来看,你认为三毛的文学作品对于台湾文坛的意义在哪里?

  陈宪仁:我对她的文采非常佩服,她对台湾文坛写作的贡献在于,她的特殊经历和作品,大大地满足了台湾人对台湾以外地域的了解,开拓了台湾人的视野和心灵,多年后再读她的作品,仍然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安宁。

  记者:简单说,三毛在你一个老朋友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为她做这么多?

  陈宪仁:三毛只是一个有才气、有真性情、执着文学的平凡人,与众不同的是她的才华,她的心地非常好,接人待物非常诚恳,非常认真、努力的一个人。我算是和她交情最深的朋友之一,不仅和她谈得来,她的家人也好像我的家人一般。三毛去世后,我将三毛散落在报刊上的文章、书信等都找出来,尽可能地把她的生前作品保留完整。

  陈宪仁简介:

  1948年生,现任明道文艺杂志社长、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台中县文学咨询委员。从1976年起担任明道文艺杂志社社长迄今近30年,拔擢台湾文坛无数新人。

  因为爱所以尊重

  与陈宪仁通话前,我一直非常困惑:他是怎样一个人,能为三毛做这么多这么多?不仅为她保留了大部分的文字资料,为她整理书信集继而出书,还能一次次挺身而出,澄清关于三毛生前的种种流言。今年58岁的陈宪仁,在电话里君子谦谦,语气柔和,语调缓慢,回忆与三毛过去相处的点点滴滴毫不费力,我甚而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三毛还没有离开我们,怎么中间竟隔着15年的阴阳?因着对三毛共同的热爱,陈宪仁和我之间隔着的一湾海峡也似乎可以跨越。

  谈到三毛的自杀,很意外,陈宪仁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或是遗憾,他只是淡淡地在电话里说,这是她的选择,作为朋友,我尊重她的选择。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三毛会这么信赖陈宪仁,我替三毛感到庆幸,也许对三毛来说,尊重她自动结束生命的选择,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态度。对于种种流言,陈宪仁说三毛不是一个为自己辩解的人,他也不会再去主动说什么。我想,对于三毛最好的纪念,就是这样吧——不问为什么,而是和陈宪仁一样,理解她的决定,默默守护她的文字。

  《三毛私家相册》简介:

  历经两年时间筹划而完成的一本新的“以私家相册为主导的新传记”。在书中,陈家首度开口披露三毛生前身后事,包括她自杀的真正原因、生前与王洛宾恋情事件的真相等,首次公开其数百幅珍藏图片。

  作者: 发表评论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