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音乐剧争锋狼烟四起 良莠不齐没法跟国际接轨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14:09 新民周刊

  《剧院魅影》在上海大剧院上演100场,票房收入创纪录地达到6500万元之后,上海的音乐剧市场被空前地放大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吊起来了大大小小演出商的胃口。引进、原创、西洋剧本土化,上海的音乐剧大战像6月的天气一样火热。

  引进剧:大打明星牌

  苏丝黄,原是英国作家Richcard Mason的小说《苏丝黄的世界》中的虚构人物,她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湾仔酒吧区向美国水兵卖弄风情的吧女的象征,她背后代表着上世纪香港一种独有的风情──帆船、长衫、东方善良的妓女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音乐剧《印象·苏丝黄》借用了苏丝黄的经典形象与当时的殖民地香港作为背景创作,讲述了苏丝黄这个香港吧女的人生传奇。香港舞台剧当红女星焦媛出资百万制作的这部音乐剧,不仅请来了“老戏骨”曾江搭档演出,更邀请了乐坛鬼才黄?为主题曲填词,没想到这首《幸福第一次》居然成了黄?生命中的绝唱。

  6月10日,这部小成本制作、只有4个演员的音乐剧将率先拉开上海音乐剧大战的序幕。据焦媛透露,在香港的两轮演出已经将全部投资收回。上海的演出票价从100元到380元,与香港演出时的票价相当。票房收入将和上海话剧中心五五分成。

  紧随其后的,是6月23日歌神张学友领衔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

  7年前推出的《雪狼湖》,是香港有史以来制作费最高的演出,当时出品机构香港天星娱乐花费高达1亿元港币。7年后的今天,《雪狼湖》全球巡演开始,由于当时的舞美音响已遭淘汰,音乐也需重新编曲录制,因此出品方又出资1亿元重新投资打造。

  与《雪狼湖》的大投入制作相对应的是其大手笔的宣传推广。7年前在香港,《雪狼湖》的宣传费是1500万元港币。去年年底在北京,《雪狼湖》的广告投入量达到了两三千万元人民币。而在重庆、广州、上海,市民同样能感受到这种高密度广告轰炸的味道。在灯箱、广告牌以及报纸的整版广告、广播电台的滚动发布中,随处可见“雪狼”身影。

  据称,《雪狼湖》在内地演出的制作费用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制作方一直推行高价路线。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最高票价都定到了2280元人民币。虽然在南京推出了最高680元,最低100元的世界巡演“盆底价”,却还附带着推出了10个要价高达8万元的至尊包厢。

  面对如此高昂的票价,出品人陈淑芬还是感慨音乐剧不及张学友的演唱会赚钱。他们更多的是想推广《雪狼湖》品牌。

  原创《狂雪》:剑走偏锋

  在《周璇》、《印象·苏丝黄》、《雪狼湖》三部港台明星抢滩沪上音乐剧市场之后,上海本土的音乐剧制作人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不肯丧失大好商机。

  今年8月,上海将制作推出内地首部以宏大战争为题材的原创音乐剧作品《狂雪》。目前,这部音乐剧已经云集内地、香港两地顶尖舞台精英:导演为2004年全国巡演版香港大型音乐剧《雪狼湖》的导演李铭森;编剧为北京人艺招牌剧目《天下第一楼》的编剧何冀平;作曲为曾与张艺谋共同创作大型景观音乐剧《印象·刘三姐》的一流作曲家刘彤;制作人为有着《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十多部大型音乐剧制作经验的香港制作人王小娥。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如此强势的主创阵容却没有启用任何一位明星演员,所有的演员均是从北京、上海各专业院校及院团中选拔出来。这和近来中国本土音乐剧大打明星牌(《周璇》伊能静掌门、《雪狼湖》张学友挂帅)的策略背道而驰。

  导演李铭森表示:“该剧是坚持按音乐剧的规则组合人才。”制作方负责人更加明确地表示:“这将是首部完全遵循国际惯例操作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无论从制作流程或是演员选择上,都将与国际接轨。音乐剧演员需要唱、舞、演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单方面有成就的明星并不一定能成为出演音乐剧的合适人选,并且长时间的音乐剧演出无法仅仅依靠一两个明星来维持。相反,以制作班底为核心的音乐剧是一种集体创作,可以以成熟的制作培养明星。”李铭森举例说:“其实,莎拉·布莱德曼(SarahBcenterman)在演出《剧院魅影》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花腔女高音,正是因为该剧她才一炮而红。”

  在世界的音乐剧舞台上,以战争为背景的优秀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在舞台上直接表现战争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上海方面一上手就投资宏大的历史战争题材,并且全部采用新人,多少给人一种剑走偏锋的感觉。

  李铭森对此的解释是:“此剧描写的是革命女英雄赵一曼,要在舞台上表现非常困难。通常表现战争的舞台剧很难赶得上电影电视。而且,中国这么多年诸如此类的戏太多了,如《刘胡兰》、《江姐》,超越很难。

  我希望能减弱战争场面,将腥风血雨都隐在幕后,人们看到的赵一曼首先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名战士。我所要表现的是一个人性化的英雄真实的生活。”

  “我们会用一些舞蹈来表现沉重的却无法回避的细节,如‘审讯’和‘枪毙’。战争题材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音乐剧一定要华丽,华美,至少要壮美,力求达到壮美,这几乎是唯一的要求。”

  本土《悲惨世界》:进程漫漫

  引进过《悲惨世界》、《猫》、《音乐之声》和《剧院魅影》的上海大剧院,一直是音乐剧引进的“大户”。《剧院魅影》制造中国音乐剧市场有史以来最火爆的场面后,大剧院一度决定继续引进经典音乐剧。

  3月下旬,大剧院方面还专门邀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师生、媒体工作者与大剧院节目部等相关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对有可能引进的《西区故事》等三部音乐剧进行了选评。同时,大剧院演艺中心经理又远赴澳洲观看了《周末狂欢》的现场演出。

  就在众人翘首企盼的时刻,大剧院方面却在5月发布信息——决定放弃下半年再引进一部西方经典音乐剧的计划,而是专心做好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本土化工作。

  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对此的解释是,下半年恰逢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引进一部至少要演出三星期的音乐剧,无论在时间安排还是宣传推广上都难以得到保证,再加上备选的经典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最重要的一点,上海下半年将会推出多部中国原创音乐剧,大剧院不想与之血拼市场。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乐胜利说:“上海大剧院经历了近五年的经典音乐剧引进工作,成绩显著,今后将有计划地投入资金与麦金托什公司合作,首先将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物色一批专业音乐剧演员。可以预见上海的未来一定还会有专门演出音乐剧的剧场。我们走的是一条捷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本土音乐剧产业。整个过程就好比中国企业要走到国际上和跨国公司竞争,先是引进国外产品,然后借鉴,第三步是中国创造并且出口。目前走的是第一步。”

  上海大剧院与卡麦隆·麦金托什公司双方初步确定,将于2005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演员的选拔。然而,从目前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悲惨世界》的本土化进程并不十分顺利。

  打造《悲惨世界》中文版,摆在桌面上的首要问题就是谁能把经典唱段完美译成中文?大剧院接到了一位英国华侨的毛遂自荐,把它翻译的部分中文歌词交给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的4位学生试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位学生说,可能是过于追求“中国化”,译文古典诗词韵味很浓,配上西方音乐剧的旋律,唱起来非常别扭。

  由此,圈内引发了对“中文译本”标准的大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虽然要突出“中国元素”,但仍要以“通俗性”为第一。

  后来,大剧院方面又收到一位旅居伦敦的热心中国人邓金送来的4首中文翻译歌词。试唱的结果仍然让人沮丧。参与试唱的学生普遍感觉词很诗化,看起来很美,唱起来却非常吃力,不上口。不仅歌者别扭,听者也大呼“听不懂”。学生唱了半天,观众却没听明白唱的是什么。几位在场的专家表示,文字功底的确相当不错,只是离音乐剧的“通俗化”尚有距离。

  为了爬过翻译这道坎,大剧院又向俄罗斯歌曲翻译专家薛范递上了“橄榄枝”,力邀其翻译音乐剧歌曲。薛范尝试着翻译了《猫》和《剧院魅影》中各自两首曲目,钱世锦看后表示相当不错。但薛范本人一直坚持《悲惨世界》不是自己专长,力推好友、专门从事《悲惨世界》翻译的四川师范大学沈承宙来承担此工作。几番波折,大剧院方面表示:“沈老师寄来的译文,是目前最出色的。”

  这一外交辞令的背后显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能够迈过翻译这道坎儿,《悲惨世界》的本土化之路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难怪大剧院方面将它的上演日期定在了2007年6月。

  遭遇瓶颈

  让大剧院头疼的还有音乐剧的演员问题。这也是沪上众多音乐剧制作单位遭遇的最难以克服的瓶颈。尽管国内不少音乐学院均开设了专门的音乐剧系,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从学院到剧场的距离显然不只是短短的几年。

  正是苦于音乐剧专业人员的匮乏,《狂雪》方面干脆放弃了引进大腕明星的想法,而将赌注押在了新人身上。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更是感慨,国内现在的演员一周唱2场还要隔日唱才行,而按照国际惯例,音乐剧一个礼拜要演出8场!正是出于对演员演出能力的考虑,大剧院预计《悲惨世界》中文版起码要准备四套以上的阵容。

  撇开最关键的演员问题,中文音乐剧到底该怎样去开拓国内市场,这样的难题绝不亚于制作一部本土化的优秀音乐剧。

  上海大剧院以往引进的大型国际巡演作品,由于成本所限,使得整体票价相对较高。而国内自行制作演出音乐剧,演员、演奏员和舞台演职人员等人力成本肯定会大大降低,票价大幅度下降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极具市场号召力的低价策略之外,如何开拓上海之外的音乐剧市场在另一个层面考验着制作方的智慧。以往国内的音乐剧演出大多只能在一个城市上演两三场,随后就不了了之。即便是在上海演出35场,场场爆满的《音乐之声》,到了宁波和沈阳等城市,也免不了遭遇票房滑铁卢。

  《音乐之声》在两地的演出都不超过一周,最后主办方甚至宁可违约也要取消演出——越演赔得越多,相比之下,赔付违约金反倒更划算。制作音乐剧困难重重,开拓音乐剧市场似乎更加任重道远。

  眼下,上海的音乐剧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座目前国内音乐剧市场最红火的城市,伊能静领衔的《周璇》余温未散,焦媛、曾江的《印象·苏丝黄》立马赶到,接下来还有《雪狼湖》、《狂雪》以及传闻中的《金沙》

  纷纷扬扬的音乐剧大战,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音乐剧《周璇》上演后,就曝出了假唱丑闻。主演伊能静坦陈:“其实我倒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这只是我们中国音乐剧在起步阶段遇到的必然问题。在国外音乐剧用的都是现场乐队,而且音响设备也都是为唱现场而设置的,为了避免演员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还要戴上专门的监听器,这些都是很费钱的,目前国内音乐剧的投资还做不到这些。另外音乐剧是一件很费演员体力的事情,国外一般演出前就会让演员休息两星期,而我们却是在一个月里排练,还要飞到各地做宣传,所以目前按照中国的情况,我们还没法跟国际接轨。”

  难道在中国刚刚起步的音乐剧真的无法与国际接轨?大战正酣的音乐剧制作方们显然不能认可这样的说辞。无论是小成本还是大制作,即使不能与国际接轨,大家也不会移植“假唱”来欺骗善良的观众。何况已经有成功的经典案例在先,假冒伪劣就应该遭到追杀和阻截。问题是目前还没有形成音乐剧市场打假的规则与手段。

  撰稿/陈冰(记者)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