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教育成本调查:求学12年共计18万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6:30 北京晚报

  经济成本:12年共计18万元

  社会成本:家境可能影响前途

  在北京,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至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家长支付的教育成本到底有多大?近日记者走访本市部分高考考生家长和孩子将来准备参加高考的家长,聆听他们估算
教育成本中各样的故事,同时根据现有中小学的收费标准、多数家庭用于教育的“隐性支出”以及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支付的社会成本,提供了一份关于北京中小学教育成本的估算数据。我们期待这种成本估算帮助有关部门和家长更理性地认识高考和教育现状。

  上体改校 初中学费3万

  “孩子念小学花的钱倒不多,入学是按公立学校的标准上的,没交赞助费,和现在的孩子不同,当时孩子上特长班的很少。”孩子刚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赵先生告诉记者。

  “孩子是1999年上初中,刚好这年北京不少学校都变成体制改革校。”据赵先生介绍,这届学生中,很多人都进入体改校就读,每学期都需交费至少5000元,初中三年仅学费就交了3万。赵先生的女儿是考进高中的,每学期学费800元,一般每学期要报两个辅导班,学校还开设了补习班,平均一年辅导费用得花3000多元。

  辅导费用 每年接近一万五

  “十多年来,我在教育上的花费不低于10万。”家长张女士把教育花费的主要支出归结于“择校费”。

  “上小学时,划片分配的学校不是很好,我考虑给孩子找个好点儿的小学,前后托人花了接近1万元。没想到,考重点初中差了一些,只能择校,进了海淀一所知名体改校,除了3万元赞助费,每学期还交好几千的学费。”

  在高一时,张女士就给孩子报了数学和物理周末辅导班,每周还请家教帮孩子补3小时英语,每年用在辅导上的支出快接近1.5万元了。

  “每月我和孩子他爸的收入加起来不到5000元,并不很宽裕。孩子上学这十多年间,我们耗费了大部分的积蓄。”据介绍,高三时张女士觉得孩子离学校太远,便给孩子在学校旁边租了个一居室,月租金近1000元。

  择校费用 3万至10万不等

  李女士是某教育专业媒体负责中小学报道的资深编辑,她的孩子在海淀一知名小学上五年级,说到教育成本,李女士连连咋舌:“在北京上学,关键一字,就是钱。”

  李女士给记者列出记得住的主要教育开支:当初进小学托关系交了3万元择校费,每学期在校学习费用为350元,每月伙食费158元(每年按10个月算),上下学班车费每月300元。孩子报了英语、数学和作文辅导班,每学期费用500至800元不等。

  “六年小学下来,平均每年的费用最少1万元。”李女士最近开始为孩子明年的小升初打听学校,不少热门初中透露的价码让她有点“吃不消”了,学费最少5000元,择校费3万以上,高的甚至10万。“将来初中收费只会更多。”

  李女士在工作中经常收到初三学生的来信,他们透露体育中考自我激励的“怪招”——“好好跑,一分就是1万块。”李女士预测,重点中学六年下来,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的花费将达15万元左右。

  经济成本估算:求学12年 每年一万五

  上小学六年至少一万五

  目前北京义务教育阶段采取“一费制”,按照这一收费制度的具体规定,小学六年统算的话,书本费共980元,杂费960元,课后管理费480元,社会实践活动费由学校代收,一年100元,六年600元,学生装各校价格和套数不一样,一般六年的学生装花费需要800至1000元;此外,学生大部分都需上交的体检费六年共交200至300元。

  小学阶段支出最多的教育项目当属学生特长培养。现在孩子一般报两个艺术或学科特长班,平均每年特长班花费在1000至2000元。

  业内人士估计,本市小学入学属于“择校”的比例约为20%,名义经常是“捐资助学”、“共建”。择校费用各区价格并不统一,大致为1.5万到3万,部分热点小学入学价码能达到5万或更高。

  好初中三年得花七八万

  按照相关政策,初中仍执行“一费制”,不用交学费。城镇户口的学生初中上三年需要交纳的费用包括:杂费780元,课本费1174元,作业本费90元,其他类似校服、卫生保健费等学校代收费用,三年下来约为1000元。

  初中学生9门主科都会配备对应的同步练习,平均每本8到10元,除此之外,学生一般都会购买一到两本类似“三点一测”的辅导书籍,一套的费用差不多就要花上100元了。

  每到周末,多数初中学生都会上一两个辅导班,每个辅导班一个学期大约要花500元。此外,相当数量的初中学生还请了家教,其中大学生家教每小时30元,老师家教一般为每小时100元。

  上面列举的是本市城镇初中学生每一学期用在学习方面的基本开销,不包括家教的支出,三年学习花费约10000元。如果考虑到不少初中开设的寄宿班,这笔费用将增加不少。

  值得关注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北京市开始涌现出一批体制改革试点校。依据当时物价部门核定标准,这批学校每学期至少收费5000元,多的能到8000元,乃至10000元。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初中入学中“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小学校长透露,本市部分城区的小升初择校比例已高达50%,其中不少属于生源跨区择校。

  择校应当是初中入学的最大成本,择校费通过“自愿捐资入学”、“共建”的名目交给学校。业内人士透露,在交费途径畅通的前提下,初中择校费最少要3万元,区重点约为4万,市重点中学一般要5万或以上,上不封顶。

  综言之,在北京上个好初中,仅看学习方面的开销,不花上七八万很可能拿不下来。

  上高中加择校费共15万元

  本市一位示范高中的校长给记者大致列了高中校的收费情况:重点中学每学期学费约为800元,一般高中为400元上下。书费200至300元,校服费200元左右,每学期学生购书200元左右。

  另外,高中学生投入到社会辅导班和校内补习班的费用也是不菲,一般会报一两个辅导班或补习班,一个班每学期500至600元。

  近年来本市高中实行高中择校“三限”原则,即“限分数、限钱数和限人数”,其中人数不得超过普高招生总数的20%,钱数不得超过3万元。

  其实,高三一年的开销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大头,单算补习班,高三一学期,少则500多元,多则一两千元。高三请家教的比例相当之高,一周至少要请两个小时,一个月要花一两千元。高三的资料费用也非常多,不仅每周都有各式各样的测验,而且一到模拟考试,每科都要买不同区县版本的试卷,一学期下来估计要用三四百元。

  据此估算,高中三年学习上的费用将在二三万,加上择校费,费用将涨到六万左右。

  如果从小学一年级算到高三毕业,按一般标准计算,一名学生如不交择校费,教育成本约为9万,如要择校,费用将达到在12万至15万之间。

  专家观点:家庭教育投资不是越高越好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到底要花多少钱?由于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具体的数额不是很好估计,但近年来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因此,这个估算还是有合理性的。

  北京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桑锦龙认为,家庭对于教育不能一味地盲目支出,应当处于一个合理的比例,过多的投入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

  北京现有公立中小学校实行“双轨制”价格,一种是“平价”,即正常公办学校所收的费用,另一种是“高价”,比如择校费是造成价高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教育投入不存在是高还是低的问题。枫华教育管理机构产业研究所博士侯昕认为,有需求的家长越多,学校的收费也越高。

  重点学校过去常被人称为是政府政策倾斜的结果,是过去计划经济下政府追求效益的产物。这类学校占据很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结果造成社会大量的求学需求。由于目前政府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加大对这部分学校的投入,同时政府资金也逐渐转向教育不发达地区,保证均衡发展。重点学校开始走向民营化的市场,“名校办分校”就是变身民办的一个步骤。这种变化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家长也许不情愿,但需要分担改革的部分代价。

  记者手记:不问高低 但求透明

  评说家庭教育支出的高低很难,因为相同数额给不同家庭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这并非调查者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尽量还原教育支出的真实,即一种更为透明的成本现状。

  调查中一位家长说了一个词语“灰色支出”,让我印象很深。当时她这样说:“今天50、明天100……我记不清女儿一年到底给学校交了多少钱。我每月收入2000多元,只知道很快钱就不够了。我需要到银行不停地取钱,才能补上这笔灰色支出。”

  我们期待,这种并不十分全面的估算,能帮助家长、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使大家意识到教育“灰色支出”的存在和它的分量。(罗德宏)

  社会成本估算 父贵真能子荣?

  同样的分数 不同的命运

  去年毕业的公司职员小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上了搬运工小李,两个人一聊天,才知道他们不仅同一年生,同一年参加高考,而且高考的考分也是一样的。当年他们学的都是文科,都考了480分,北京的重点分数线是465分,而湖南的专科线是492分,所以生在北京的小王顺利地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了份月薪几千的工作;而家在湖南的小李只能是名落孙山,开始外出打工,每个月为了几百块的生活费劳碌。由于高考录取制度一直是按地区来划分数线的,同样分数的考生,在不同的地方遭遇着不同的命运。

  鲤鱼跳龙门 城乡差别大

  在很长时间里,高考是很多农家或者低收入家庭子女“鲤鱼跳龙门”的大好机会,一旦跃过龙门,整个人生命运都会为之改变。但是有统计表明,在近几年高等学校录取的新生中,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超过30%,下降到近年来的15%左右。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现今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而处于经济社会位置较低阶层的子女进入较高阶层的门槛明显增高,两者间的社会流动障碍正在强化。

  高考只是获取入场券

  高考当中存在的同样的卷子,不同地区不同录取分数线的现象是有悖于教育公平的,需要改进。这需要我们慢慢地完善,因为教育公平是让社会竞争更为公平的重要保证。但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洪大用同时指出,由于教育成本提高,供孩子上大学成了很多农民家庭的最大负担。此外,在自主择业时,农家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除了毕业证书是一样的,在人际网络、全面发展等方面却很可能占劣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考也只是获取一个入场券,让所有考过线的孩子能接受同样的高等教育,但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对孩子们人生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概率数据不是个体命运

  从研究统计的结果看,来自优势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要大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对于个体而言,这种概率并不具有绝对意义。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个人完全是有机会超越家庭地域所带来的限制的。

  也许,来自农家的子弟要比城里的孩子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取一张录取通知书。但是这种奋斗本身不就是一笔人生财富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陈华芳)

  摘自:北京晨报 网络编辑:康琪雪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