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新鲜选材快速引进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6:30 北京晚报

  五年翻译五部外戏全部上演戏剧编导吴朱红成功率100

  %目前正在进行的纪念“二战”胜利话剧月展演中,《纪念碑》以其强烈的震撼力和厚重的哲理启发人们反思战争。这部西方戏剧新经典自2000年引进中国以来已是第八次公演,同时,一部收有该剧的外国新剧本专集《西方现代戏剧译作——吴朱红外国新剧译作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所收剧本均于今年上半年连续在国内上演,实属难得。日前
,记者采访了专集作者、青年翻译家、戏剧编导吴朱红。

  记者:《纪念碑》自2000年在北京首演到现在,差不多五年过去了,回过头再看它,你的感觉怎么样?

  吴朱红:首先还是它的震撼力。2000年前后,我从上百个外国新剧本当中发现了《纪念碑》,当时突出的感觉是它的水准,它的思想、形式都是我们戏剧舞台上一直想见而不多见的,所以决定把它引进到中国来。经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前身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以后,收到了各方面很好的反映。那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加拿大话剧,而且是非常新的戏(1995年加拿大首演)。比起当时一段时间里,上演外国戏都是翻演老戏,《纪念碑》显得格外突出。

  记:除《纪念碑》外,你翻译了《安妮日记》等剧目,最近五年你翻译了五部外国戏,而且都已上演,如此高的成功率,是否跟你选择的剧目有关系?

  吴:我觉得选择剧目与翻译剧本同等重要,一个好的选材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我选剧本的标准很简单,但也可能是很高,那就是要“新”,包括时间上的新,题材、风格上的新,当然,它首先要是一部“好戏”。1999年上演的《安妮日记》是我的第一部戏剧翻译作品。此后演出的《纪念碑》、《屋外有花园》、《远去的家园》、《家有娇妻》(并改编),这些戏应该说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新”:《安妮日记》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悲剧;《屋外有花园》是阿尔比的名剧,用荒诞手法批判人性弱点,深邃而透彻;《纪念碑》的新鲜之处就更多了。

  记:戏剧评论家田本相先生评价你翻译的剧本“符合中国观众所习惯、并且是具有戏剧性的语言。你是如何做到的?

  吴:我想一方面得益于我自己也演过戏,舞台的、影视的,虽不多,但能够让我知道作为演员的感受,于是我会站在演员的角度去体会和处理;另一方面我一直从事戏剧创作,很多感觉是在实践当中得来的。我在加拿大读了戏剧编导的研究生,有了更多理论上的积累之后,当我再策划、导演的时候,就是有意识地从剧本出发并结合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我所发现的剧本与演出的关系,跟以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记:都说剧本是演出的基础,但是目前也有一些戏剧演出,更多强调的是演出形式,剧本的作用好像在淡化。

  吴: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好才是好的形式,否则将是徒有其表。相信观众有这样的经验,看一个演出感到不满意,稍微深究原因,就会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剧本上,好剧本能出好戏、出好演员,戏剧是要以剧本为根本。满岩文

  网络编辑:康琪雪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