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蒙古“呼麦”唱腔7·1来穗表演 罕见!她的喉咙能发出四种声音!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0:15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付军)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打造的大型歌舞晚会《共庆辉煌》将分别于7月1日,3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和深圳电视中心剧场上演。据主办方透露,此次演出不仅可以看到德德玛、腾格尔、曲比阿乌、肉孜阿木提及年轻的苗族歌王阿幼朵、彝人制造组合等少数民族的独特唱腔,还将在羊城舞台上领略到具有800年历史的古代蒙古人中广为流传的唱法“呼麦”。

  “呼麦”失传近百年

  整台晚会将以表现各民族的风情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女演员苏依娜表演的呼麦长调。呼麦是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一般“呼麦”的演唱者为男性,而此次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特意专门深入内蒙古草原请来了一位女性表演者苏依娜,这位歌手的绝技是一人能分别从喉咙里发出四种不同音色的声音。对此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专业老师评价说:“苏依娜的演唱壮阔激荡,时而号角齐鸣,时而风吹草鸣,时而牛羊欢叫,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于辽阔的内蒙大草原,其演唱技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米雨”齐落孔雀舞

  在开场舞蹈《吉祥家园》中,舞蹈演员将14平方米的孔雀裙飘然舞动,同时象征吉祥与财富的“米雨”将从天而降,与孔雀的翩翩起舞互相辉映。主办方负责人石先生说:“这场米雨动用了500斤大米才制造出这样的特效,降米过程全靠人工控制。”除德德玛,腾格尔、曲比阿乌、肉孜阿木提等人的传统民歌外,前“轮回乐队”成员吴彤也将尝试把传统音乐的精髓和流行音乐组合在一起,重新演绎《青春舞曲》和《站在高山上望平川》两首民歌。

  神技“呼麦”

  “呼麦”是在古代蒙古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唱法,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呼麦”唱法是由模仿自然界的声响而来的,表演时演员的嗓子可同时发出四种不同音高的声音,可以自己和自己搭配和声。

  “呼麦”的发声原理非常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它的发声方法、声音特色奇特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在重新发掘之前已失传百余年。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