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电视人炮打韩剧 控诉电视台 哀悼国产剧 (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5:36 南方网
  南方网讯站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人头耸动的韩剧展台后,《大长今》海报在杜今玛脸上形成了一道阴影。作为《大长今》制作单位MBC上海联络处的主任,这几天接连而来的“韩剧威胁论”,使他显得心事重重。尽管在他看来,韩剧根本没有威胁到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但内地导演和制片人的集体质疑,经过媒体的传播,还是带来了新的压力。

  “我希望能够与中国剧集多交流,共同振兴亚洲影视剧市场,而不是对抗。”杜今玛说,自己只是有点担忧,问题并不严重:“这次上海电视节上,有很多国内制作单位找我们一起制作中韩合拍剧,这说明在中国有很多制作人是希望通过交流共同提高的。”《蓝色生死恋》制作电视台KBS的发行人员也告诉记者,中国片商对韩剧兴趣很浓,这几天经常与片商谈到凌晨一点,现在已经达成协议的剧目占了这次参展剧目的60%。

  但炮轰仍在继续,台湾地区影音制作工会理事长林锡辉前日说,台湾地区受到的韩剧影响比内地更严重,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一筹莫展”,因此,他们准备月底再发布《对付韩剧白皮书》,全面突破韩流。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专播日剧的有线台都转播韩剧,台湾演员工会还曾罢工,抗议韩剧无限制播出让演员丢了饭碗:“这次台湾电视界打破竞争,一起来参加上海电视节,就是要拧成一股绳对抗韩剧。”

  骂声还响在其它行业论坛上:电视台太抠门、演员太贵、观众考据癖太重、编剧急功近利杀人放火全在第一集……如果抽身出来,你甚至会觉得本届电视节变成了一条站满泼妇的街道,每天都有人骂街;而喝着可乐的观众们依然喜滋滋地,卷在博览中心看明星的拥挤人群中,像根流着口水的舌头。一边是满怀牢骚,一边是热闹哄哄,这种在明星和行业上的不对称现象,似乎可以用来说明中国电视剧轻重失调的本质。但无论如何,“炮打”已经成了电视节大写的二字,它从批评的角度强调出这是一次行业的集体思考,从而掩盖了其商业交易会的重心。

  韩剧威胁论:

  《大长今》不过如此 国内播出方盲目“哈韩”后果严重
中国电视人炮打韩剧控诉电视台哀悼国产剧 (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我看了《大长今》,觉得不过如此。从制作水平、服装、道具,都根本无法与我们国内的电视剧相提并论。”在6月12日的“2005年电视节:题材与市场”论坛上,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经理张强首先对韩剧开炮,他说,之所以《大长今》现在这么红火,是由于它走的路线是带有女权色彩的偶像文化,剧本的男女主角极度不现实。一句看似吃醋的话由于得到了一帮专家的认可,迅速演变成奇怪的效果。这句话现在这么红火,是由于它走的路线是带有民族色彩的爱国文化,攻击的立脚理由极度不充分。

  中戏影视制作中心阎主任则干脆指出韩流火不了几年:“它有什么好的,制作的片子哪比得上我们的,现在整天说向韩剧学习,到底要学些什么?从制片结构上看,韩国没有独立、完整的制作公司,他们都是电视台内部制作,很少由电视制片公司拍摄,垄断性质较强,更谈不上什么‘竞争出精品’。正因为如此,无须经过太长时间,韩剧在中国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小。国产剧仍然是主流。”阎主任还举例说,韩剧一集一般的成本要120万人民币左右,好点的200万元左右,而国内的只有三四十万元,“我们能在制作成本相差那么多的基础上,拍出质量比成本高得多的片子,是韩剧能够比得了的吗?”针对他的话,现场有观众嘀咕道,没觉得中国电视剧质量有多高。

  相比之下,拍摄过《永不瞑目》、《别了,温哥华》等电视剧的制片人丁芯的话会更现实一些,他承认了中国电视剧的被动局面:“让每年上百部国产剧都去抢夺黄金时段,这对我们国产电视剧很不利。”丁芯认为,这是国内播出方盲目哈韩的后果,应该抵制:“我们中国那么大的电视剧市场,却把一大块蛋糕都给了韩剧,给我们国内电视剧就巴掌大的地方,而且有些方面还要对电视剧处处打压。例如将涉案剧清出黄金时段,有这样的客观因素,韩剧能不火吗?”

  记者昨天从第11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报告会上获悉,借助于韩片大举进军内地的有利形式,韩国记录片也开始大举登陆,如果不是现在国家对内地电视节目还实施保护政策的话,荧屏早就是“韩流”的天下了。在本次影视交易会上,韩国纪录片竟然占了45.2%,第二名日本只占11.3%。“这个数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在和港台以及国外的许多同行交流后了解到,现在韩片已经完全垄断了台湾地区的荧屏,电视台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好的韩片,为此他们不得不到韩国开展各式公关,抢购韩片。虽然由于内地政策的影响,韩片在内地还不足以和国内剧抗衡,但是借助于韩剧的影响,韩国片也开始大举登陆内地,“一旦政策放开,那么早就是韩流的天下了!”

  电视台剥削说:

  电视剧市场越来越难做 电视台的大楼却越盖越好

  名导尤小刚曾抱怨:电视剧市场越来越难做,但电视台的大楼却越盖越好。在前日央视索福瑞市场研究公司举行的《2005-2006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全国有将近四成的电视台一年70%———80%的广告收益是依赖电视剧得来的,全国每年用于电视剧生产购买的资金大约为22亿元,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200多亿元,带来的广告收入大约为400亿元。但是电视台实际花在购买电视剧上的价钱只有20%不到,所以很多影视公司老总都承认目前电视剧的利润实在很少。此外,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电视节目在市场上的利润分配关系是制作占50%,播出媒体占25%,广告、发行操作占25%;而目前中国电视节目的利润则完全倒向媒体,制作方在总利润中仅占6%以下,而且仍被电视媒体持续挤压。

  6月12日的制作人高峰会议上,铁佛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公司大概拍了十部作品,总集数达到240多集,但今年数量还不到去年的一半,电视剧的总成交额预计比去年下降15%。“目前电视剧市场下滑太厉害了,电视台价格限得很死,这无疑增加了市场风险。所以我们力求减少投资,以免遭受严重损失。”他举出数据说,现在每年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投资加起来能够达到50亿到60亿人民币,但每年的电视剧市场回收也就20亿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要亏40个亿左右。《神雕侠侣》制片人马中骏则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电视台:“亏本主要原因就是电视台的买家不肯多花钱,一般国际上一部电视剧的价格应该占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广告收入的40%,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只占20%不到,80%赚到电视台的荷包里。”

  《2005-2006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更指出,电视台以后购片“以点论价”将成为趋势,这个残酷的法则假如全面实行,本来就亏本的电视剧市场将更加如履薄冰,生存堪忧。上海文广影视部主任陈文说,多年来的实践说明,即使很优秀的电视剧,能够超过收视基本点的实在很少,从1999年开始,只有去年的《中国式离婚》才超过0.7点,连1点也没有达到,这无疑说明了“以点论价”对于影视公司只是起到刺激作用,而电视台实际上并没有多付多少钱。难怪有制作人在现场大骂电视台剥削,“电视剧市场是分配不均”。

  国产剧死亡说:

  演员的身价年年涨 卖片的价格总不涨

  在本届电视节上,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专家们批评韩剧时,说国产剧好;批评国产剧时,又会大倒苦水,看看张强的这句话吧:“韩剧绝大部分的编剧是女性,而中国电视剧恰恰相反,但电视剧的主要观众还是女性,这方面也存在问题。男人们比较追求所谓精英文化,认为复杂的就精英,其实像韩剧这样看似简单的弘扬真善美的‘偶像文化’,很能打动普通观众。”滑稽的是,在前面,“偶像文化”正是他批判韩剧的理由。

  “现在演员的身价年年涨,加上编剧好点的,没有2万元一集拿不下来,国产电视剧以前投资回报产出的风险值在35%,可现在卖片的价格不涨,成本却在涨,这方面我们是有点苦衷的。”罗立平骂的是演员太贵,“一部戏好与不好,光用经济来衡量是不行的,可现在写剧本的人首先就急功近利,想着第一眼抓住买方,所以现在电视剧都非常重视第一集。编剧和导演都清楚,‘第一集不能没事’,要么杀人要么放火。”《一江春水向东流》当家人季震奎批评的是中国电视剧文化,《天下第一楼》的当家人张强则“现身说法”,以自己最初对红遍东南亚的《大长今》的蔑视为例,指出中国电视人自己心态首先就有问题,老觉得戏非得拍复杂了才是精品,结果反而拍出一部部“四不像:“大家都说世界电视剧的市场在中国,可是,实际上中国电视剧每年的产值只有20个亿,跟人家韩国能比吗?连新西兰都比不上。前段时间我看《大长今》感触非常大,先看了几集,觉得没什么,后来发现在整个东南亚都很火。我就觉得,是不是我们这些拍片的人心态出了问题。”

  在种种问题引发的负面情绪中,“我们还能怎么办?”的叹息声弥漫了整个会场,透出一股国产剧很快就会死亡的悲剧气息。回想起一天前大家批评韩剧时的自信,简直就是部荒诞戏。比较清醒的如香港有线电视的总裁许小明,虽然也炮轰韩剧,但站在港台剧的角度,他认为内地电视剧虽然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但精品电视剧还是很受市场追捧:“像《雍正王朝》在香港就播得不错,其实只要有实力,肯定会受到观众喜欢的。”不过,许小明也抱怨内地演员太贵:“现在大家都将目光放在国内,所以很多事情都和过去倒了过来,现在是内地演员被宠坏了,比如说现在电视剧请明星,相同条件下都喜欢请内地演员,而且他们的身价比港台明星普遍都要高出1/3。”

  编辑:尔东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