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屠夫》的中国气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0:50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部22年前上演过的经典老戏复排,主演也是当年的“老角”,原本并不让人有太多期待的“正剧”,却因观众反应强烈,原定为期10天的演出再加演两周。

  而这样的欣喜在北京人艺已久违了

  -文/颜榴

  5月以来,北京戏剧舞台先后推出以“纪念反法西斯6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演出,剧目的题材无一例外地来自受法西斯创伤的西方国家,从中,我们不难获得半个多世纪前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人类屠戮自身的灾难的印象。中国剧界再一次地拿不出原创(如抗日)的作品,只好从苏联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丹麦人以及德国人的经历中去想象当年日本带给我们的苦难。一般来说,人们不愿去主动品尝痛苦和屈辱,中国人更缺少从戏剧中得到净化的传统,演出者希冀观众从戏剧中记住历史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作品的表达水准,所以不难理解中国艺术家在排演外国剧作中的诚恳态度,只是他们中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触动观众的奥妙在于:不管西方的戏如何好,都必须获得在中国的体认,而不是仅仅把一部国外的戏模仿得惟妙惟肖。

  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在看完《屠夫》之后,这种感受凸显出来。

  德国戏《屠夫》凸显“人艺风格”

  一部在22年前就享誉北京的外国戏今天仍然散发出光彩,除了剧本无可置疑的优秀之外,北京人艺的演绎方式是它胜算的最大砝码。

  同样的主演,同样的表达方式,20多年前的观众与今天观众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差别何其之大,却可以为同一部戏而喝彩,这其实证明着“人艺版”《屠夫》的生命力和深入人心。在《屠夫》里以朱旭为首的老演员让我们见识了“人艺风格”。以往提“人艺风格”总是离不开《茶馆》等与北京民俗相关的人事,可当年朱旭恰恰是以两部外国戏《哗变》和《屠夫》最知名;与他年龄相近的老戏剧批评家评价,今天在《屠夫》中扮演同一个角色的他比20多年前还要游刃有余。

  《屠夫》中的伯克勒是一个举重若轻的人,妻子的迷信、儿子的狂热、盖世太保的恐吓与审讯到了他那里都被他轻易地化解,家人、朋友奉为至尊的“纽伦堡法律”、“亚利安人种证明”和举手礼在他看来无聊且可笑,所幸这个我行我素的人并没有落入悲惨的境地,也没有过于的愤世嫉俗,即便每晚的牌友突然走掉,往日的朋友进了集中营,他还只是想捍卫自己最基本的权利:他的肉铺、他的朋友、他的家乡。“肉铺的橱窗里当然得放猪头,怎么能挂元首的头(像)呢?”“(元首)怎么能用我的生日呢?”他不能容忍德国人说奥地利的多瑙河是条小水沟并与之理论,又把过长的万字旗缠在身上“看,我像不像人猿泰山?”最后当伯克勒与老友重聚时,他拿出当年老友避难的“道具”一清洁工具,说“得留着这个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又蹦出个疯子,再……”德国剧作家对本民族的理性反思通过奥地利的普通小市民反映得如此深刻,它得力于朱旭表演中俯拾皆是的细节处理,尤其倚重于他对西方人的中国式转化,西人的智性在他那里化作冷幽默而收放自如。

  曾几何时中国人演外国戏一度注重学洋人的做派,一招一式皆要模仿,结果是习得洋腔洋调,落了一个空架子反让人产生隔膜。朱旭等人艺演员的妙处在于不以像不像西人为尺度,而让角色长在自己(中国人)的身上,这时,不管多么相异的文化背景,观者都能感同身受。走此路线的还有已故的英若诚先生,据说当年由他主演的《推销员之死》也极为精彩。人艺演员塑造外国角色的能力当是“人艺风格”的精华之一所在吧?(而这样的精彩即使在现在的人艺,也已是久违了)

  “西戏东排”更需人情味

  由此不由得想起与《屠夫》等同样驰名的西方经典剧近年来亦纷纷出炉,比较知名的如《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老妇还乡》、《哥本哈根》等,其剧作之精彩自不待言,论导演手法及演员表现也多有可圈点之处,但若论与观众的亲和力却多少差强人意,恐怕还在于疏忽了中国人的人情味儿。

  自从人艺的“京味”与外国剧的结合快适人心,开始有不少人趋于模仿,但那种“京味”往往不够地道。须知,“京味”由天时地利人和所成就,又是团体的功力,岂可一朝得之。不过,人艺所注入的“京味”风格,演外国剧也许是目前最好的方式,但未见得是惟一的方式,其他院团在西方剧作里开发本民族的性格气质上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

  《屠夫》的启示还在于,在当前话剧界不太振作,江河日下之时,它与笔者所推崇的主流戏剧的观念契合。初听这样一出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年轻人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这故事看来太遥远、太陈旧了,似乎还夹杂有意识形态的宣教色彩。但是,只要他们进到剧场坐下来,无一例外的会会心地笑起来。在现场,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中反应越来越强烈和最后起劲鼓掌的往往都是年轻人,他们由衷肯定的是七十多岁的周正、朱旭和八十多岁的郑榕的演技,而不仅是这些演员以高龄登台的行为。

  此时也许观众并没意识到这样一台没有眩目明星,某些段落还带有正剧意味的戏,与他们之前最热衷的“孟京辉式的戏剧”相比朴素得多,(也正是这种朴素为“孟氏”提供了颠覆传统的背景)。

  可是,试想,如果我们的剧坛除了解构还是解构,它解构的对象又是什么?如果传统不具备深厚的滋养,破它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到处都充斥着反讽、讥诮而无正常的语态,那么直截的表白倒显得弥足珍贵了。

  诚然,在《屠夫》中,相比于老演员统帅舞台的能力,同台的青年演员尚需仔细打磨。这使我们对“人艺风格”的传统能否延续多少有些担忧。而舞台布景繁复太实,这也是受到当前戏剧制作求豪华的余风影响。好在,这不影响《屠夫》成为2005年上半年主流戏剧的重要一景。

  《屠夫》是值得北京人艺给予重视和保留的,它又印证了一句话,好的就是好,不管新与旧。(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