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苦情模式”还能走多远?(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16: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丧夫、丧妇、丧子、下岗、失业、换肾、白血病、丢孩子、捡孩子

  本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梁华旭

  由李雪健领衔主演的苦情电视连续剧《搭错车》近来在全国火爆播出。许多观众表示:“看《搭错车》时哭了好几回。”但也有专家指出,作为一部苦情戏,《搭错车》同样有模式化之弊。

  《搭错车》没有“搭错”李雪健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李雪健的表演是该剧最成功之处,李雪健靠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把一个男人发现自己妻子肚子里不是自己亲骨肉时的复杂情感,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著名作家、编剧黄亚洲说:“《搭错车》的编导没有搭错李雪健这趟车,李雪健也没有搭错《搭错车》这一典型的悲情通俗剧之车。这部剧使双方都成了赢家。”

  浙江影视评论人王文宾对这部剧的评价也很高:“在《搭错车》中,李雪健再次演绎了抚慰人们心灵的荧屏神话,让人禁不住回味起《渴望》中那种人同此心的共鸣。”

  《搭错车》再造“苦情”高潮
“苦情模式”还能走多远?(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苦情模式”会失去真实感

  尽管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但一些行内人士也指出了剧中一些不足。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认为,该剧存在着“亲情伦理”这一类电视剧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说:“此类剧的共同毛病,就是编剧不能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美感。这类剧形成了一种‘以丧夫、丧妇、丧子、下岗、失业、换肾、白血病、丢孩子、捡孩子等展开故事’的模式———这种东西形成了模式,就会让观众感到不真实。”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则风趣地说:“该剧又为中国悠久的‘苦戏’传统提供了一个经典———从《渴望》里的刘慧芳到该剧中的‘哑巴’孙力,真是苦上加苦,甚至苦得说不出话来了。”他指出,《搭错车》中的戏剧冲突大多是人为制造的,“比如说,把个性解放的观念、个人幸福的观念跟传统的伦理观念完全对立起来,我认为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

  “模式化”也是当前正红火的韩国苦情剧的一大弊端。韩剧里有一招是经常见到的,那就是让女主角一下子晕倒,如果晕倒次数逐渐增多,你这时就应该预感到女主人公要出问题了———轻则器官出毛病,重则要死掉。得个肿瘤算轻的,一不留神就是白血病。韩国几乎成了白血病和各类疑难杂症的高发地区。

  早几年几乎每部韩剧的女主角都是得白血病死的,后来渐渐发展成男主角也得这个病了。从《蓝色生死恋》开始,主人公们开始死得苍白而凄楚可怜。为什么不死于心脏病、脑溢血这些急性病呢?这就是要慢慢地折磨你,让你流下最后一滴泪……总之,韩剧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拨动观众的每根情感神经,让你常常觉得虚假却不得不哭。

  《渴望》中的”刘慧芳”成了当年男性的择偶标准
“苦情模式”还能走多远?(组图)
  “韩流”入侵再煽“凄风苦雨”

  回顾这二三十年来“苦情剧”陪伴中国电视观众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找到苦情剧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最早出现在中国的“苦情剧”应该是1982年引起万人空巷的日本电视剧《血疑》,而到1989年央视一套播出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更是把内地观众给煽乎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当年,不会唱这两部剧主题歌的人会被看成是落伍的怪物。

  似乎是得到了《血疑》、《星星知我心》等剧成功的鼓舞,从1989年到1992年,《一剪梅》、《婉君》、《哑妻》等大量台湾苦情戏一窝蜂地涌入内地市场。琼瑶阿姨编织的《六个梦》让女性观众们哭得欲罢不能。

  引发“苦情戏”高潮的“土产苦情戏”是1990年由凯丽、李雪健主演的《渴望》,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无人能敌,“刘慧芳”更成为当时男性的择偶标准。从那以后,苦情剧步入了一个低潮时期,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韩流”的大规模入侵,尤其是影碟业的繁荣发展,凄风苦雨的“韩流”开始席卷中国。《蓝色生死恋》系列引起了巨大反响,它们将整个“韩流”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

  山口百惠因《血疑》一剧而为中国观众所熟悉
“苦情模式”还能走多远?(组图)
(栩/编制)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