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申城戏剧舞台真可谓热闹非凡,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有新作问世。在为创作繁荣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些剧目的宣传卖点往往是“改编自××著名作家的畅销书”,或是“由××名家遗著改编”。
戏剧舞台缺乏原创力
上海戏剧舞台改编之“热”举不胜举。且不说之前老舍同名遗作改编的历史话剧《正红旗下》,王安忆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话剧《长恨歌》,也不说张爱玲代表作改编的话剧《金锁记》,单是今年舞台改编的戏剧作品就占了申城创作的七成之多。
像上海话剧中心即将上演的《蛋白质女孩》,源出畅销小说;在现代人剧社的新戏计划里,有两部也改编自热门小说;根据著名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异教徒之筐》改编的话剧,根据白先勇小说《玉卿嫂》改编的越剧等也将竞次亮相。
那么多的戏剧都打出“改编”的旗号,甚至以此来“卖座”,而原创力却一再被削弱,沪上的专业编剧多年没有原创作品问世的并不占少数。
短期效应制约原创力
本来,排演国内外经典剧本是一条艺术捷径,在编剧原创力匮乏的情况下,在好剧本难以寻觅的情况下,在剧本跟不上演出要求的情况下,自然就只有走改编的路。这是一种短期效应在创作上的体现。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刘艳导演认为,原创匮乏,究其实质,是我们的创作方式还不够市场化,基本上还是小作坊式的创作。现在国内一个剧本的形成,主要靠个人的智慧,而在美国好莱坞这样比较成熟的创作模式下,剧本都是靠集体创作的。虽然我们不敢苟同这种完全从商业角度出发的创作,但剧本创作必须打破目前“一厂、一地、一家人”的小作坊式的封闭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原创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采取措施提升原创力
上海文广演艺老总刘文国指出,文艺创作会议后,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有力措施,如开展版权登记和管理,建立文艺初级产品发布平台,重点资助向具有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原创项目倾斜等。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上海抓住契机,开始创作音乐剧《狂雪》、木偶剧《智勇小八路》、评弹《叶挺将军》、淮剧《八女投江》等具有一定厚度和更广包容度的作品。借世博和奥运“东风”,上海又开始积极打造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和大型儿童音乐剧《马兰花》等一批具有多重追求、多方融资、多种团队联手制作的,能够体现原创能力和艺术水平的拳头产品,让原创焕发生机。
本报记者 端木复 本报实习生 李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