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尘封往事终揭开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09:12 解放日报

  《白毛女》40岁了。上芭道具仓库里,首演时的布景、道具,包括白毛女的长发套,正在高温中进行最后整理,不日将被送进博物馆。

  参与创排的艺术家们,则为记者说起了《白毛女》的尘封往事。

  周总理看了17遍《白毛女》

  上海文艺界老领导孟波记忆犹新,舞剧《白毛女》的诞生地上海舞蹈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提议和关怀下建立的。总理在各种场合看《白毛女》17次,常以观众身份提建议。

  比如,刚开始对于戏服的处理完全“写实”,做得破破烂烂的。总理建议:“舞台上不能只讲自然主义,也要有点浪漫主义。”结果,改动后的服装既有了时代特征,也符合芭蕾要求。喜儿进山后,原来是一下子从黑发变成白发的。周总理和陈毅市长用商量的口气提出:是不是可以学四川变脸艺术,让喜儿慢慢由黑发变成灰发、最后变成白发?舞校果断采纳,于是有了发色的“四变”。当年,在《白毛女》中加写歌曲的尝试曾引起争议。总理认为,中国芭蕾应该具有中国特点,中国人有“载歌载舞”传统,不妨加唱。结果,序幕及喜儿、大春相认的高潮,都配上了唱。这些精美旋律,传唱至今。

  周信芳教“杨白劳”走戏步

  为《白毛女》谱写了《大红枣儿》等经典曲目的严金萱回忆,《白毛女》在表演上借鉴了京剧艺术。当年孟波联系了京剧大师周信芳,第一代杨白劳扮演者董锡麟连着好多天跟他学京剧里的戏步。

  已退出舞台20个年头的石钟琴,最难忘当年拍摄芭蕾电影《白毛女》,第一组镜头就是白毛女进奶奶庙偷食。开始,她像在舞台上那样运用夸张的形体动作来表演。导演桑弧启发说,舞蹈是块面结构,电影则是分切镜头,特别强调运用眼神来传情达意。石钟琴一下子领悟,表情这才开始生动自然起来。拍电影的经验,反过来增加了她舞台上的表演深度。

  上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代“白毛女”辛丽丽,在编剧胡蓉蓉的坚持下首次尝试一人承担喜儿和白毛女两角。“为排练白毛女从神台上往下跳的动作,胡老师让我爬上钢琴往下跳,跳得我腿酸一屁股坐地上,依然不依不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风餐露宿的白毛女感觉。”

  陈燮阳忆“破冰”演出

  曾指挥《白毛女》整整16年的陈燮阳,对1972年《白毛女》访日的情形记得很清晰。那时中日尚未建交,为了提防日本国内依然嚣张的右翼势力的破坏,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几位演员拿着沙包、戴着手套坐在乐池里,时刻处于防备状态。结果演出异常成功,成为一次有名的“芭蕾外交”。

  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访华,上海用《白毛女》招待客人。由于陈燮阳对音乐早已烂熟于心,所以整场背谱指挥。世界著名指挥尤金·奥曼弟先生看完演出后,把陈燮阳请到红旗轿车上,到锦江饭店共餐,由此结下了与中国芭蕾的一段情缘……

  《白毛女》故乡行巡演出发

  本报讯(记者伍斌)由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策划组织,历时一个月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巡演昨启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在上芭露天大广场向巡演团授旗。

  80余人的巡演团随即踏上北上列车,首演地是歌剧《白毛女》诞生地延安,全程跨越8座城市。年轻演员将抓住这次机会向老艺术家学习、向老区人民学习,不断提升艺术境界。

  本报记者 伍斌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