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娱坐家20050630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2:07 京华时报

  作者: 来源:八卦之声陈白村隐形的“那种人”

  被当做不良妇女,感受如何?一众女明星正在现身说法。

  陈鲁豫接受访问,自爆当年主持《凤凰早班车》,需要每天凌晨4点出门,手中端咖啡,头发乱蓬蓬,半睡半醒,摇摇晃晃。天亮了,录完了节目,又会带着妆回家,终于被大厦
的保安大爷神色凝重地询问是从事什么职业。

  然后是萧淑慎和侯湘婷,在江边录节目,突然有陌生男子闯入镜头前来问价,并且拉住两人的手不放。虽然最后工作人员发现状况异常,把那人赶走,两人还是羞愤交加,一提起来就咬碎银牙。

  各人反应大不相同,陈鲁豫是一副笑谈当年事,给访问者提供花絮的姿态,并借此来说明自己当年工作是多么辛苦努力;萧淑慎和侯湘婷则至今意气难平,羞红了脸,连连询问自己到底哪里不合适,会被当做那种女人,一再要求工作人员再别讲下去。

  大家都很冤枉,就是没人想想深层的原因。

  有些装扮,是要隔着一个适当的距离来欣赏的,当真走在街道上,恐怕就超出普通人的承受力。而且,并不见得美。《青红》里的时髦男女的装扮做派,在当年恐怕火辣得不得了,20年后在电影里重新看到,简直要骇然而笑。所谓时尚,永远要和普通人的穿着打扮隔着一层,是领先的,也是不知道后果的,等到人们稍微回过神来,沉下心思一看,今天这些时髦装扮,恐怕一样滑稽可笑。20年后,将来的人,或许也根本没办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篡改自己的本来面目。黑头发,干净的指甲、皮肤,是永远的时尚,永远没有落伍的危险。

  即便是艺人,工作需要装扮成这般模样,但在红头发假睫毛下面沉浸得久了,气质就再也改不回来,所以艺人的生活照,脸看起来永远脏兮兮,油彩颜色,早渗透到了皮肤和呼吸里,洗不掉,抽不离。所以《烟雨蒙蒙》里陆依萍的妈,坚决不允许她去当舞女,因为“人不能稍微走低一级……它会改变你的气质”。所以我们古代的戏曲艺人有古训:“妆不过夜”。这是生活上的自律,也是气质上拯救自己的必须。

  大部分的艺人已经抽不出来了,红毛绿发,早都深入到了他们气质里。这不是不苍凉的,虽然,这的确不是他们的错。水浒摸鱼巫马期花和尚的时空隧道

  《水浒传》季节时序描写比较粗线条,且故事主要是“撞球”或者说“接龙”的结构,这使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小说时间安排上的一些疏漏破绽,最明显的例子,是鲁智深的出家时间。

  鲁智深出家是几月?小说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倒推出来。他因第二次醉酒大闹被迫下山,这次醉酒时间清楚,“忽一日,天色暴暖,是二月间天气”,并且知道他第一次醉闹之后,“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那么第一次醉酒大概在十月中间。当时“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十月恰是初冬天气。这样算来,出家应该是六月初的样子。问题是:鲁达不可能在这时节出家。

  史进等人八月十五赏月饮酒,不料官兵来捕,上少华山住了几天。史进告辞上路,“独自一个行了半月之上,来到渭州”,茶坊遇鲁达,第二天便发生了拳打镇关西事件。鲁达逃到代州雁门县,这里出现两个不同说法,一个是作者交代的,“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另一个是鲁达自己说的,“到处撞了四五十日”。半个多月也好,一个半月也好,总之都是九月以后的事,然后在赵员外庄上“住了五七日”,就火速出家避祸了,怎么可能又等了四五个月才到初冬天气呢?当年六月中旬时候,史进还在打麦场柳树下乘凉,没认识朱武等人呢,这也可证明鲁达出家的时间不可能在仲夏。这样不接榫的时间安排,仿佛玩了一个穿越“时间隧道”的游戏。

  穿越“时间隧道”的奇迹,鲁智深后来倒确实经历了一次。征田虎时,宋江在昭德与琼英作战,“此时是二月将终天气”,鲁智深混战当中失踪。若干天后他突然出现在汾阳,擒住了乘风火轮逃跑的马灵。据他说当时失足掉进洞里,发现里面“一般有天有日,亦有村庄房舍。其中人民,也是在那里忙忙的营干”,简直是误入桃花源。有个和尚告诉他这是缘缠井。走得三五步,他眼前忽的一亮,就遇着马灵。他奇怪此处节气与昭德不同,“桃李只有恁般大叶,却无半朵花蕊”,戴宗告诉他已是三月下旬,桃李多落尽了,鲁智深不肯信:“如今正是二月下旬,适才落井,只停得一回儿,却怎么便是三月下旬?”想想昭德(今山西长治)到汾阳(今山西汾阳)的距离,花和尚这次穿越的简直是“时空隧道”。导游笔记徐昕我在服务区

  还是在1996年的时候,外教从瑞典给我们带来一本杂志,上面说,他们那儿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拥有手机。班里的同学看了羡慕不已,觉得欧洲人实在太牛了。当时一部大哥大在国内要好几千甚至上万元,对于我们这些尚在读书的小屁孩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没想到短短半年后,时代飞速进步,我们班里的同学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手机。现在我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客人听,告诉他们中国的巨大变化。而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暗暗地想: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的那些导游前辈们都是如何工作的?导游和司机之间又是靠什么来联络的呢?

  手机对于导游来说实在太重要了,约车、订餐、联系各个部门,时时刻刻都会用到它。我每次都会很主动地把自己的号码提供给我的客人。我说:“我的手机是全天24小时开机的,欢迎大家随时来骚扰。”客人们大笑着问我:“那半夜行不行呢?你女朋友会不会有意见?要不今晚我们就试一试?”

  没想到当天23:30,真有电话打来了。原来是团里的领队在王府井逛街,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正坐在派出所里报案。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夜啊,我只好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从六里桥的家打车到王府井,协助民警为老外录口供、开证明,忙了近两个小时,再打车从王府井赶回六里桥的家。

  自从向客人公布了电话号码,我每天都处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手机是万万不敢离身的。有一次我在机场送完客人,坐机场大巴回家,快到公主坟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而且还是一个国际区号打头的号码。我的心不由得一紧:不会又出了什么麻烦?赶紧接听,听筒里传出的是一位女游客轻轻的抽泣声,她说:“马上就要离开中国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你呢。”

  我的老天爷,我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刚才还在忐忑不安,现在立刻变成得意洋洋。正在白话 郑 平一朵鲜花与N堆牛粪

  很负责任地说,先后盯上美女主持小迪的独身男性得以两位数计。小姑娘不但年轻漂亮声音甜美,还天生乖脾气好性格,说话脸先笑,逢人喊老师,老老少少没有不喜欢她的。刚来电台不久,就把个原本没什么特别之处的下班时分的轻音乐节目弄得活色生香,个性十足。内行人说,假如不是进了只出声不出影儿的电台,而是去了随便就能混个脸熟的电视台,小迪的前景不可限量。果然不到半年,小迪渐成小名人,打车时一张嘴就能被司机听出来:你就是那个《轻松午后》的主持人吧?哎呀,声音好听,原来人也这么漂亮啊。于是常常发生推让车费的小喜剧情节———一般名人大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然这也可视为跻身名人行列的标志之一。

  小迪姑娘不是慕虚荣好浮华之人,憋着要找个富家之后豪门子弟的俗念倒不至于有,但小迪的追求者中,在圈内叫得响提得起、大小能算上人物的也有好几个,找个名貌相当求个珠联璧合应该算情理之中。就在我们翘首等待又一段具有新时代娱乐精神的佳话之时,小迪宣布自己的心上人竟然是台里维护设备的技术人员豆豆。最终没吃着葡萄的狐狸们对那个叫豆豆的幸运儿的概括是:切,不就是一个电工吗?小迪挺身而出维护:如果你们都把电脑工程师简称为电工的话,这么叫我没意见,但如果是轻视他,别怪我说话难听。

  倒不是说豆豆这样木讷迟钝的老实人就不能娶到小迪这样要名有名要样有样的绝代佳人,但一朵鲜花插在了一堆牛粪上的叹也就传了出来。同为美女主持的师姐蕾蕾反唇相讥:人家是牛粪你们是什么?按你们的意思一朵鲜花不该只插在一堆牛粪上而应该至少插在几堆牛粪上?

  蕾蕾的情况跟小迪极为类似,在无数追求者的围追堵截之下,没有选择众望所归的结局,却嫁了一个在广告公司当业务员的男人了了。有人头回上门做客看到闷头洗衣擦地的了了,羡慕地对蕾蕾说:你们家这小时工真是不错,哪儿找的?城南旧事白脸评书连播

  像我这个年纪的男同志小时候几乎没有不听评书连播的,其风头至少毙过现在网络游戏的3倍。

  那会儿中午一放学,急赤忙慌地往家跑。十二点匣子里先播杨家将;十二点半是水浒传;到了一点又该三国演义了。杨家将是边做饭边听;水浒则是边吃边听;等三国演义开始的时候点支蚊香蹲在院子里一边烧蚂蚁一边听。有时候匣子里形容两军交兵的场面:“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那一刻我眼中的蚂蚁已经成了敌兵,不杀而不快,先斩而后快。看着蚁兵撇下大片的尸体仓惶逃窜,心里那叫一个痛快,仿佛自己亲临了抗日前线。

  评书中的英雄人物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偶像。他们虽然没出过专辑,没开过个唱,但地位绝对超过现在偶像巨星几百倍。也对,萤火怎与皓月争辉,根本没法比嘛。现在的孩子背偶像的星座和血型,我们那会儿则背英雄的座次: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十许褚。

  当然,最最吸引我们的,还要数评书中那些精彩典故:什么三英战吕布啦,火烧赤壁啦,还有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一百零八条好汉为何逼上梁山;贾家楼三十六兄弟怎样结的义。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也牢牢记住了这些精彩的历史瞬间。

  有些人该问了:“你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既不当饭吃又不当钱花,还不如多背些英语来的实惠。”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祖先的历史文化是有必要知道的。

  端午节那天看电视报道说采访一个中学,问学生知不知道屈原。结果全班只有三个同学知道。一个说屈原是歌手,出了一盘专辑叫《离骚》。另一个说屈原是厨子,他发明了粽子。最后一个说屈原是个大夫。记者又在街头采访了十个年轻人,倒有七个知道屈原是个诗人。但具体问写过什么?竟然有四个答的是《满江红》。他们要是听过评书,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