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谁在利用“郑家栋事件”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1:39 新京报

  观点争锋·“儒学大师郑家栋失足与儒教无关?”之三

  徐友渔先生以一位敦厚长者的宽厚之心,认为“‘郑家栋事件’与儒学无关”。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多争辩的。但这一事件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在郑教授被拘消息传开后,陈明先生以及“中国儒学联合论坛”的诸公立即发表声明
,反复强调“这是纯粹私人事件”,“郑之学术研究,基本是以儒学作为学术的、外在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作为其信仰与情怀。”试图将学术研究与个人品行严格地区分开来。徐友渔先生所说的“同意陈明等学者的看法”,似乎也来源于这一判断。

  不过需要提醒徐友渔先生的是,在“郑家栋事件”发生之前,陈明们对其人的判断似乎并不如此。

  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印行郑教授的专著《断裂中的传统》,陈明在对此书的评论中评价郑家栋教授:如果你不只是满足于通过研究和教授儒学,在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谋得一个饭碗,而是还真把儒学当作那么一回事,那恐怕非有点宗教的热情和投入不可……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另类”中,郑家栋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陈明并不认为郑家栋教授的研究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并强调,郑教授对儒家的理论与观点,带有相当成分的宗教性的奉持。与此同时,陈明还因为郑教授深入研讨了“‘儒学’在现代归于何处?”这样的问题,而对他的研究工作盛赞不已。

  现代儒学受到专业化大潮的冲击,通晓儒学成为一种“职业、专业、专家之业”。这也正是无数绞尽脑汁为“郑家栋事件”与“儒教”撇清关系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立论的原点。陈明一边厢盛赞郑教授“在实践层面落实儒学”方面所做的贡献;一边厢又强调郑的行为与儒学实践无关。此中隐情,也真值得玩味。陈明说,儒学“到了末流那里,就难免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乃至于假道学有之,同流合污者有之,至于因入世情节太重而终于被流俗所同化的例子,更不在少数”。连郑家栋这样精深的儒学研究者尚且“女为君子儒”了,对儒教精神领略不深的竖子,又如何“无为小人儒”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愈加觉得徐友渔先生《“郑家栋事件”与儒学无关》一文的最后部分掷地有声。

  事实上,“郑家栋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核心并非郑家栋“儒学研究者”、“教授”、“学术委员”的身份。

  而在于此前,以陈明、纪宝成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在倡导儒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儒家道德对当下社会道德状况的拯救效应,以至将儒家道德吹捧成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惟一途径。这种“保持高调,力行鼓噪”的做法,在“郑家栋事件”中将他们推到了剃刀边缘。也正因为这样,陈明先生以及“中国儒学联合论坛”的衮衮诸公才在郑被拘消息传出的次日,媒体尚未因此事进一步批评儒家道德时,就急吼吼发表声明说“坚决拒绝以郑之事件而攻击或污蔑儒家、儒学、儒教的言论”。

  首先要坐稳冷板凳,做好传统文化的补课工作,“微言大义、事业理想”可以日后再说。徐友渔先生对当前倡导国学者的这一“冒昧建言”,才正是戳到了当下儒学热的痛处。

  徐来(上海学者)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