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喜欢重拍“红色经典”,因为明摆着,本子几乎是现成的,名气都流传了几十年了,不用请企宣,大家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新噱头更是好找,那个年代只谈爱国不谈爱情,如今就让他们也补补课,不但谈爱情,而且要谈得花样百出。于是,出现了《小兵张嘎》、《苦菜花》,但凡是挨得上“经典”这两个字的边的老电影,都被重拍了一个遍。可有一件事始料不及:开拍前轰轰烈烈,开拍后万众指责,仿佛成了重拍红色经典的一条铁律。
但是,近期播出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似乎有打破这个铁律的趋势,播出以来,难得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很多重拍的红色经典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折在“经典”二字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播映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批评的文章,单位一位老大姐看了说,你不能体会那时候的人的那种情结。情结这个词真是准确,所谓经典,其实往往就是一种情结。情结是经过了时间的重重考验留在观众心里的那个初恋情人。你用克隆技术把那个人重新给克隆出来,当然不可能只有那轮廓,每一个青春痘都没办法丢弃。
而观众是无法接受,那样完美的情人,脸上竟然也有青春痘的。更何况,经典虽然只有一部,但1000个人记住经典的原因也有1000个;可能40年前他深深地记住了这部电影是那天身边正好坐了一位漂亮姑娘;还可能是看电影的时候露天电影院里正弥漫着好闻的干草味。而重拍的人,就算你能把镜头模仿得一丝不差,又怎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地模仿出那种味道呢?回忆的确是唤起了,只可惜这唤起的回忆越发证实了过去的美好和现实的粗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若是和央视版的《西游记》一样,周星驰也不是周星弛了。几十年后的观众看几十年前的题材,自然是希望看到不同的东西。
《野火春风斗古城》其实还没有大胆到这种程度,只是根据电视剧而不是电影的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删改,增加了更与电视剧容量相称的几条线索,更丰满更细腻地诠释了一些在电影中被忽略的人物。这显然是另一种方法:做不到另起炉灶,便努力更精致、更丰满,让剧情发展与人物的行为逻辑符合那个时代和那种情境,妥帖自然。那天正好看到,刘威扮演的进步乡绅高鹤年劝姜武扮演的伪省长吴赞东倒向共产党,姜武胆怯地看着刘威,怯懦地说:“容我再想想。”政权更迭、时代动荡下小人物的投机、软弱、怯懦顿时活灵活现。感谢刘威和姜武的表演,他们将原作中两个原本非常平面的角色演绎成性格鲜明、一举一动都与时代环境自然妥帖的真正的时代中人。正是因了他们,新版《野火春风斗古城》难得地令人信服。
马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