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走马观花漏洞百出——一民工观众来信细数《民工》之硬伤(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4:35 新民晚报
走马观花漏洞百出——一民工观众来信细数《民工》之硬伤(组图)
走马观花漏洞百出——一民工观众来信细数《民工》之硬伤(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笔者是进城务工人员,也曾有过在省城建筑工地上做小工的短暂经历。所以电视剧《民工》播出时,便满怀兴奋一集不拉地看。但看着那熟悉的生活场景及人和事,笔者却没有丝毫的感动,有时还会忍俊不禁为剧中的非喜剧因素而笑场。

  笔者注意到,收看《民工》的民工其实并不多,原因可能是编导对民工生活并不了解,在没有认真体验生活的情况下,仅是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甚至加上了一些主观想象,这就让民工们看出了许多非民工的东西。剧中硬伤如下:

  硬伤一:文不对题

  电视剧名为《民工》其实有至少一半的故事发生在乡下的歇马山庄。这也本无可厚非,但编导用很多精力去表现农村青年郭振东和番桃的恋情就有点着墨过多、偏离主题了。因为这二位农村新人和民工无多大干系,对该剧表现民工生活没有多大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电视剧是改自同一作者的二部小说之故,看了总觉电视剧有二条线在发展,但这二条线结合得又不是太完美。

  硬伤二:生活滞后

  《民工》第一集,二个在地里忙着收麦的乡村妇女“歇工”时切磋打毛衣的细节,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时代。而新女性番桃旅行结婚的“新观念”,其实在当今的农村一点也不新了。如今农村人买手机的很多,电话普及率也颇高。但该剧为推动剧情却反复出现了用高音喇叭大喊谁谁来接听电话的镜头。要知道,让农民放下手头的话,从田间地头奔回来接电话是不现实的。

  硬伤三:口音差别

  在建筑工地上或是工棚里,各人操着各自的乡音,南腔北调地交谈是民工生活的一大特色。不过这种特色在《民工》里的城市工地上表现得不很突出,在乡下的歇马山庄倒是得到了体现。笔者就想不通,那十里八里的乡亲口音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广元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可口音还不尽相同。而番桃娘一个农村妇女却和番桃一样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最绝的是郭振东操着一口东北腔,而他的母亲则带有西北口音,这娘俩口音差别也太大了。

  硬伤四:人物苍白

  《民工》中民工的形象非常概念化,鞠氏父子除了年龄辈份不同,其他看上去都差不多,最相同的特点是“倔”,能吃苦。其他的民工形象更没有突出的了。剧中还刻画了一个叫李平的打工妹。职业难说,只能说她在面馆做事。说她是服务员吧,她要烧饭做菜;说她是大师傅吧,可她要陪客人喝酒。但有一点可以说准:她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打工妹形象,先是被一个有妇之夫的男人骗同居,然后又被一个自称导演的给甩了。在一愣一愣的时候又稀里糊涂地和民工鞠双元恋爱同居了。后又被那个有妇之夫所逼,违背自己留城的心愿,匆忙和双元回乡下结婚。李平这样的外来妹在城里的遭遇不能说没有,但所有的打工妹看了都不会喜欢她,更不会一洒同情之泪。因为李平除了长得漂亮外一无是处。

  综观《民工》,全剧既没有塑造出让人难忘的民工形象,也没对民工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度的思考,民工观众从剧中没有看出自身的希冀,也未能受到积极向上的启发,全剧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反映了民工浅层次的生活。因此,《民工》不受民工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草木枯荣

  《民工》剧照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