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正文

“民歌运动”演唱会连开三场 50位风云人物齐聚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09:48 南方都市报

  1975年6月6日,杨弦在台湾中山堂举办个人演唱会,发表8首民歌作品,影响了整个华语音乐的“民歌运动”由此开始。30年后,7月1日、2日两天,近50位民歌运动中的风云人物聚在一起,举办了一连三场演唱会。

  台湾民歌走了整整30个年头,如今看起来,这段路并不好走。事实上,民歌还未庆祝10岁生日的时候,已经有人预见了她的没落。

  我们先来听听民歌手们如何诠释他们自己的时代,然后再回过头去看看民歌的缘起、缘落。

  所有接受采访的民歌手,都不认为民歌是没落,只是随着时代转型了。他们也都认为,没有民歌,就没有后来的华语音乐。他们说的是没有台湾的华语音乐,其实没有民歌,今天的内地音乐会是怎样?今天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音乐,会是怎样?现在正在创作高峰的这些音乐人,谁没听过当年的民歌?杨弦当年唱出的“我是一个民歌手,岁月牵得多长,歌就牵得多长。风到何处,歌就吹到何处。路有多长,歌就有多长”,变成了现实。而那首歌,就叫做《民歌手》。

  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有了很多其他的包装,而民歌是没有包装的,他们就是以最简单的形式,拿把吉他。他们不像现在的偶像歌手,也不像以前的流行巨星……一切都很简单,很单纯,完全没有商业上的考虑。写歌和唱歌都不是为了赚钱,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重点。在民歌时期,只有你的创作是必备。——蔡琴

  上世纪80年代初,报章杂志纷纷出现《民歌没落了》这样的标题。1982年,金韵奖在举办了五届、出了十张专辑之后停办。次年,创“民谣风”的海山唱片结束营业,算是宣告了民歌时代的结束。滚石和飞碟两家唱片公司先后成立,罗大佑苏芮分别替它们打下半壁江山,开辟出一套全新的音乐路线与行销模式,台湾流行音乐跨入了新的阶段。

  在70年代民歌手的集体努力之下,唱片市场得到大幅度扩张,在此之后,到底哪些作品是纯正的“民歌”,已经没有人太在意了。歌坛全面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完成,对真正认真在做音乐的人来说,作品的诉求也早已超越了校园。渐渐地,“民歌”反而变成“赚学生钱”的一块招牌。唱片公司一窝蜂推出许多风格相似、内容空洞的作品,用“学生歌手”的形象包装来抢搭“民歌”风潮末班车。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很快就让大家倒足胃口。许多学生歌手原本就无意以音乐维生,毕业后服役、出国、就业,纷纷淡出歌坛,造成人才的断层,少数留下来打拼的歌者则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调整演唱风格,“民歌”不知不觉竟变成了过时的词汇。

  “天水乐集”的成立,是民歌风潮末期力挽狂澜的尝试。这个团体由李建复、蔡琴、苏来、许乃胜、靳铁章和李寿全组成,在演唱、词曲创作、编曲和制作各个方面都拥有最顶尖的人才。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做出《柴拉可汗》和《一千个春天》两张作品,惊人的原创概念、严谨的制作、出色的演唱和编曲,使它们成为民歌运动最终的登峰造极之作。“天水乐集”虽然只维持了一年,却替日后林立的“工作室”建立了最早的分工模式,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

  进入80年代中叶,“民歌”渐渐成为历史名词,但是它在全盛期创造的辉煌成就,让台湾流行音乐拥有长期发展的雄厚资本。80年代中叶以后,台湾之所以能在华语世界维持流行音乐的龙头地位,便是根植于民歌时代打下的基础。而民歌时代那股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原创精神”、反映出青年时代思维的“时代意识”,屡经变迁、流传迄今,仍然是创作歌谣最珍贵的核心价值。

  陶晓清

  确实是对整个华人音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的民歌确实是对整个华语音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香港的一些朋友举行了“香港现代民歌演唱会”,那个时候大概是80年代,香港的朋友就觉得台湾的人可以写现代民歌,我们也可以。新加坡创作“新谣”的人也是受了台湾民歌运动的鼓舞,马来西亚也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大陆,我听到的说法是,他们也知道有民歌这样东西,但是听到的大都是内地的歌手翻唱的,对于原唱者他们虽然不熟悉,但是也知道有这样的东西,也是透过媒体,透过一些地下管道他们知道了这些,所以有些人知道了当时原来是这样的,就把这中间的断层接上了。我才知道了当时的民歌运动鼓励了很多很多的朋友走音乐这条道路。

  有些民歌手就一头栽进了流行音乐的行列,这些人就包括了蔡琴、李建复、李宗盛、吴楚楚,当然还有一些人在幕后制作,像吴楚楚就已经是唱片公司的老板了,那个时候还有就是滚石唱片的二毛三毛,他们是我们当时民风乐府时候非常重要的幕后人员。那些理念就跟着他们在流行音乐的行列中发展了。还有很多的人去做了企划,去做了唱片的制作人,也有很多人告诉我说我不是民歌时代的创作人,但是也受到了民歌的影响,决定了我走这条路,我就去参与歌曲歌词的写作了。所以我知道了我们当时的无心插柳,然后这股风潮让整个华人世界都受到了影响。

  吴楚楚

  没有民歌就没有台湾乐坛

  对华语音乐最大的影响就是多了很多人,原来这些民歌手背景的人,如果不是民歌运动,他们根本不会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或者是和这个行业相关的部分,比如说写歌,当制作人,做歌手,编曲,像我一样经营唱片公司,像我们这些人根本没有机会,没有可能进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运动,还有金韵奖,就跑出来很多人,让很多的新血进入,使它得到了很多的营养,很多新的创作,很多新的观念,我们这些人做的都是以自己的创作为主,我们台湾本地人的创作为主,变成了一个提倡著作权,尊重著作权的观念。所以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本质。然后刚好很多东西得到很多人的肯定,收到很多回响,卖了很多唱片,歌也传播到各地,就变成一个台湾流行歌曲的一个新的高峰。我觉得音乐的形态一直在慢慢改变,惟一不变的是那种创作的精神,音乐形态一直有在调整,一直有不同,这是难免的,因为人一直在进步,或者说是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感受,可是假如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说没落这回事,不停地有新的创作出现,其实民歌里面真正比较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的原创精神。从原创精神角度来看,事实上并没有没落与否的问题。反而是造就了更多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表现的形态并不见得是民歌,可是没有民歌造就了台湾流行音乐的事业,其他音乐形态也不会有机会。

  蔡琴

  没有民歌难以想象

  影响很大,虽然20年后的唱片市场有所改变,但是当年的民歌手,创作人,后来都是音乐界的制作人了。这个对后期的流行歌曲都有很大的影响。当年的编曲,词曲创作人,还是制作人,有很多都是现在各大唱片公司的领导。如果没有当年这些好的音乐制作人的出现的话,现在的音乐是什么状况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慢慢的商业上的形式改变了,当然这个就会改变。当然不是离开这个行业,这个趋势,对商人来讲,他们可能会觉得有更快的赚钱方式吧,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流行音乐,就是会有一波一波的不同的东西,但是我们这一波还比较算是有良性的影响,像民歌时代那些歌,已经经过了30年了,但是还是能感动那么多人。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