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黄笃,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研究中国艺术家群体多年。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几年来,为什么在北京等大城市出现这么多的艺术家群体聚集地?
黄笃(以下简称“黄”):当前艺术院校的教学已经普及化,以往的招生是精英式的。最近几年,各地的美院都在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就很难。其中必然有很多人成为职业画家,而艺术只能在发达的城市才能被更多的受众所欣赏,这里有买卖关系,也有交往关系。艺术家群体的形成,要有人文条件,评论、展览、空间、市场,这几种是重要的人文因素,北京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条件。
记:综合起来分析,这些艺术家群体聚集地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黄:中国艺术家群体的出现与艺术市场化的关系密切,这几年艺术产业化、市场化比较厉害,拍卖、绘画交易比较“火”。像“798”变成艺术家村后,一下子就市场化了,很快就有很多国外的画廊进入,于是“798”的空间就越来越贵,业主越来越想租给画廊,艺术家想租更便宜的空间,就有了索家村。
记:从历年来艺术家群体聚集地频频发生的争端中,你认为哪里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黄:中国没有保护艺术家群体的可能。文化产业是衡量一个国际大都市文化水平的标准,北京艺术家的存在,是这个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北京的城市文化就是靠这些建立起来的。从策略上考虑,像“798”的影响,已经超出了艺术本身,它已经变成了北京的一个文化社区,政府对文化的理解应该有所提高,对索家村事件的处理上,也应当从这方面考虑。
记:从你的研究来看,中国的艺术家群体要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黄:第一,中国应该建立保护艺术家生存的条件。第二,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画廊系统。第三,中国的艺术美术馆,应该建立当代艺术收藏。第四,中国艺术的评论不应该缺失。李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