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书评:读《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20:2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今年7月11日,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600年前,在那样的技术条件下,郑和一班人,浩浩荡荡远赴阿拉伯半岛、东非甚至美洲,往返数次,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为了纪念这件事,青年学者祝勇先生写了一本《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从学者的角度重新思索阐释这一历史事件。

  其实,郑和下西洋留下的资料很少。所以祝勇在序言里说:“……200多艘船组成的船
队,彼此如何保证通信联络的及时有效,类似的问题,几乎没有资料提供准确的解答。最需要的证据几乎已经全部消失,我们面对的或许是永远的谜团”。在书中,祝勇也是以一个提问者的身份在和读者一起探求。当然,在这个探求过程中,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指向。比如,永乐皇帝朱棣为什么要派出如此庞大的队伍出使西洋?有人说他是为了寻找神秘失踪的前任皇帝朱允Χ,可是后来呢?天下已然巩固,他为什么还乐此不疲?甚至朱棣的孙子朱瞻基还第七次派郑和出海。因此,如果说郑和首航可能还负有寻找朱允Χ使命的话,对于后来的出行,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惯性,或者说是一位皇帝巨大的好奇,对陌生的热烈追问,他太想了解外部的世界了。祝勇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例子,这些史实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谜团链条。按我的思路整理如下:郑和下西洋这么大一个航海工程,当时应该有很详尽的宫廷资料,为什么一下子消失得如此干净?答案是,这个工程劳民伤财,耗银七百万,只收获了各国贡献的百无一用的所谓奇珍异宝。百姓不堪其苦,官员们更是坚决反对。可是他们的小胳膊拗不过大腿,直到朱棣的重孙子朱祁镇发布禁海令。虽如此,官员们仍不安心。于是,兵部侍郎刘大夏偷偷销毁了郑和船队的所有资料。其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他没想到自己为这个民族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

  话说回来,郑和之行为什么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之声?再看看当时的哥伦布,三五个人,七八条枪,却满载黄金而归。他们的探险之行本身就是掠夺之行。郑和下西洋虽然也有贸易,但基本不考虑等价值交换,只以是否怀远传威,能否震服外夷,最大程度地显示一个王国的大度和胸怀为主。人家大把大把地抢银子,我们却不计得失,是不是有点缺心眼?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彼此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制定了“永不征伐”的政策,朱棣在其父之后则要求“不可欺寡,不可凌弱”。这当然不仅仅是朱家父子的个人选择,而是其时民族精神特征的外化而已。

  可事实就这么残酷,掠夺的,为今天的富足完成了原始积累;内敛的,被动挨打,积弱成疾,几百年没抬起头来。因此,祝勇写道:“中国的儒生们热中于用礼仪教化治理国家,并企图以此来‘绥服’他国,和谐共处。与此同时,进化论正在西方赋予强者毁灭弱者的特权。遗憾的是,东西方相向而行却擦肩而过,郑和与哥伦布关于文明秩序的对话没有发生,当西方的军舰载着它们的文化抵达中国海岸时,中国却失去了为自己的文化辩解的能力……”

  一声长叹啊!郑和下西洋就这样成了一个传奇。仅仅是一个传奇。

  (《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