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结局来临之前没有真相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10:08 上海青年报

  公路

  事实上,在阅读《悉尼阳光下的梦魇》之前,我对江键宁创作的悬疑小说一直心存疑虑。女人生性多疑,却通常不是一个很理智的叙事者。江键宁聪明,但性格中最缺乏的就是理智。作为朋友最让我头痛的不是她的情绪化,而是她在生活方面常常表现得让人惊讶的缺乏常识。在本书创作的两年时间里,即使她提起,我也很少过问关于本书的情节或初衷。一
句话,压根未看好。

  我是在极度疲累的情况下一口气读完《悉尼阳光下的梦魇》的。本来希望它是一本睡前读物,可惜未能如愿,读完这本28万字的小说已经凌晨一点。我还记得当时难掩兴奋地发给江键宁手机短信———小说超乎意料的好看,感动于你的用心,以及其中的艰难与努力。

  阿加莎·克里斯蒂曾经说过:“谋杀就是尾声,故事在很久以前就展开了。”简单地说,《悉尼阳光下的梦魇》是讲述一群早年留学澳洲的中国人之间的故事,由于失踪与谋杀,一连串的意外死亡,以及毒品与阴暗政治的牵连,把本来可以是关于打拼或爱情的单纯故事发展得极为复杂。每个人都可能是凶手,每个动机都有作案的可能,而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斗智的过程,看谁更符合逻辑,看谁更早预知真相。其实真相早就存在,但它只允许在结尾出现,为此江键宁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抛出无数香蕉皮:比如精确的但事后看来似乎无用的时间;比如漫不经心的一句交待让你以为有机可乘,事后发现竟让警察提前走入岔路;比如某人的隐瞒使其看起来即使不是凶手也是帮凶,最后却比清水还要清白。告诉你吧,所有的蛛丝马迹几乎都没有什么用,在结局来临之前没有所谓的真相。

  本书真正的主人公是一开始就被谋杀的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苏光,虽然他从头到尾只出现在别人的叙述中。他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杂文专栏作者,在朋友的回忆里,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并且特别“爷们儿”的男人,所以他的改变以及所做的某些并不光彩的事(比如出卖朋友与敲诈)就格外让我心痛。在作者的后记中,我才知道苏光的原型是澳洲某报的专栏作者阿忠,他的人间蒸发被怀疑与议员受贿案有关。失踪已经8年的阿忠与作者江键宁是朋友,包括小说中受贿的爱德华议员的原型安德鲁前议员也与作者有过数面之缘。也许是这些真实的人物,真实发生过的某些情节,使这篇小说带有一些悲悯的色彩。

  作者的认真也让我感动:小到一个门牌号码或者一个警察的形象,大到谋杀现场的海沟与街道,还有图书馆可以查阅的报纸期数,无不是数次往返澳洲亲历场景或查询的结果。为了解澳洲警察如何介入与破案,她仔细研究了无数案例,甚至小说中每个人所住的房子都被安置在最适合其性格与身份的区域。还有宝马车在澳洲的销售数字,作者获其数据的过程完全可以再写一个短篇小说。胆小的她独闯海沟被吓得闻风丧胆,却也由此知道那个地方不可能攀岩下去查看尸体,因而重新安排直升机支援的情节kk说是认真,不如说作者一根筋似的固执与坚持,这是我早就领教过的。

  如果不阅读后记,我不可能知道这些背后发生过的故事。我发现,其实我并不了解江键宁,并不了解她对文字的热爱,并不了解她弱不禁风的外表下所具备的勇气。如果可能,我愿意回到她创作本书的两年时间里,听她亲口讲述这个故事,而并不是拿着这本书读到半夜。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