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像马原一样读经典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6:49 北京晚报

  若干年前,小说家站在大学讲台上讲小说,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方式,王安忆、余华等都做过,后来也结集成书,只是不成系列。而小说家马原,近几年的态势却表明,他要把阅读大师做成一个系列。从2002年到2005年,他已经出版三本关于读小说的书:《虚构之刀》、《阅读大师》以及刚刚出版的《新阅读大师》。讲的都是西方作家与电影,有些还很冷僻小众,但被马原讲来,又都趣味盎然,宛若抖落尘埃的古董,生动光鲜。三部书都是根据他在同济大学的讲课稿整理而成,一开始阅读,非常口语化,后来对照他的小说读,又觉得非常
马原,总之是有马原小说的语感、节奏,还有马原小说的推理与悬念。从海明威到克里斯蒂,从纪德到博尔赫斯,从犹太作家辛格到美国南方作家考德威尔,马原对于大师的点击几乎涵盖了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但又全然不按文学史的序列走,硬要归类,可以说成影响作家马原的文学史。马原的小说常把自己嵌进去,最著名的句子莫过于:“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而在这些阅读大师的书里,也差不多经常如此。大师的小说与马原的生活写作经常相互印证着,闲话不闲,反而可以看出,那曾经成为评论马原的必要修辞的“叙述圈套”,是如何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继承了大师的衣钵的《我与博尔赫斯》。

  应该说,在一个心气浮躁、远离经典的年代讲经典,马原给自己出了难题。但马原的自信与优势又在于,他从三四岁起就开始读西方小说,而且,他是职业小说家。那些大师作品与他声气相通,血脉相融,他谈他们,就像谈自己熟知的老朋友。一个段子或一个细节就能将他们的脾性传达出来。此外,他还给自己一个非常有大众亲和力的定位:愉快的读书人。因为深谙阅读的快感,所以愿意分享。从篇目的选择尤能看出马原的精心。讲大仲马的小说,他选择他的短篇《德·冈热侯爵夫人》,马原说:讲大师要讲得细致,最好是选择较短的篇幅,与其将《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著拿来讲,还不如看一些小一点的东西,看这些大师是怎么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的。讲电影,他也会说:“我更多是从剧作的意义和电影构成的意义层面来讨论。”有了基本前提,看他讲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卓别林的《舞台生涯》、希区柯克的《后窗》,就会读出不同于一般影评人的解读。即使看过这几部电影的人,这样的文字也仍然会造成一系列悬念,牵引着我们探究下去。

  长年的教育与思维训练,让我们的阅读有了积习,最致命的莫过于急于归纳整理,探究本质,读马原的大师系列,会让我们觉得:我们的阅读方式恰恰与好作品擦肩而过。马原主张对一部小说(甚至电影)阅读,应该先究其表,再追其里,他力图还原的是小说的质感。而他深信,把表读通了,小说之里就在其中。所以他讲一个作家,基本上等于将作家的一部作品捋一遍,对话细节都不放过,真是看大师在“螺丝壳里做道场”。一些被忽略的小说细部被放大之后,又带给我们新的探究乐趣:霍桑的《红字》,为什么在最初的二十多页,就将整个故事透露得底儿掉,抽掉悬念的他,到底接下来要表达什么?安东尼奥尼《放大》中为什么会出现古董店?古董店的螺旋桨又起什么作用?从某种意义说,阅读大师系列也是马原的另一种创作,他用自己职业小说家的思维方式与大师下棋,然后将博弈的过程展示给我们。所以当今年的一套“优雅的汉语”系列出版,我从贾平凹的那本《影响了我的三十二篇美文》中看到《阅读大师》里讲海明威那篇,也并不感到惊讶。虽然据我了解,那的确只是些讲义稿,现在的马原,真的已经安于述而不作了。

  作为小说家的马原,如今已经功成身退。但对于读者而言,有一个讲小说的马原又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也许一个人脱去众多的光环,才有时间打理他心仪的宝贝,将它们还原出应有的色泽与魅力,然后静静等待爱它的人走近。孙小宁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