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高谈阔论:写作者的教材情结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20:4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有不少写作者很多情,他们有着许多浓得化不开的情结,除了众所周知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以外,还有一个教材和教辅情结。

  近日,赵忠祥刚刚著成一本50万字的电视主持行业的学术用书。他一再强调,这本书并非大众读物,更不是时髦的名人自传。书的内容比较专,主要是从主持人行业的入门、进修、工作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赵忠祥说:“虽然我写的不是教材,但作为一本学术
用书,能在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的主持播音系里当做参考书,当然是我希望的!”很明显,赵忠祥是想让自己的书进大学成为专业参考书。

  与赵忠祥的目标稍低一点,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写的书只要能进入学生的视野他就满足了。他在新书《我的诺曼底》即将出版时说:“我出书有一个原则:定价要低,便宜了,学生才买得起,我特希望学生们能看到我的书,我想让他们避开我当年的困惑与幼稚而借鉴我的某些长处,他们有青春有时间能拿生命赌,所以我愿给他们看。”

  看来,有教材情结或希望进入参考书范围的作家不在少数,而且这个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几十年前,我刚当记者时就看到不少介绍名记者的说法:某某记者的作品入选大学参考书或中学教材。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作品能入教材应当是不小的荣耀。现在虽然有了许多文学奖,但是如果作品能进入教材,哪怕是课外读物,也是了不起的,所以,有些作家在总结创作成绩时都不会漏掉这方面的内容,真是沾着“教材”二字就光彩。

  的确,能进教材或学生参考书的作品大多是名人名篇。在我们的记忆里,进教材的作家都是鲁迅、茅盾、朱自清、杨朔、叶圣陶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这样一来,谁的作品能进入教材,便意味着和泰斗们平起平坐了,这怎能不让作家梦寐以求?

  其实,我们的作家太多,好作品也不少,但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因此,能否进教材不应成为衡量作品的标志。教材只是代表了一种引导和方向,它是好作品,但不是惟一的,更不可能囊括中国作家的所有精华。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