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管理的实践意识第一——《管理者而非MBA》读后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10:48 上海青年报

  刘永凌

  曾几何时,MBA总是与“哈佛”、“案例”、“高学费”、“高年薪”等联系在一起,让人心生艳羡、肃然起敬;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近年来,MBA光环几乎褪尽,全球范围内MBA教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困难,申请者人数减少,更有人把MBA比喻成MIA,即战斗中的失踪者。对MBA这样的“迟暮美人”,不当回事,算客气的了,更有甚者就是质疑。《管理者
而非MBA》,仅这样的书名,就表明作者对MBA质疑的态度之坚决,当然,这样的书名,也是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使然。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开篇就调侃道:确切地说我并没有拿到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不过我倒的确教过15年MBA课程。作者后来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再讲MBA课程,因为他感到目前MBA课堂的教学,与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要求,存在太多的脱节,而且这种脱节之困,对于商学院来说,是一个保守得很好的秘密。因此,作者下决心对课程进行改革:要编写一本对成功管理者真正有用、能联系实际需要的教材,要创办一个真正针对实践中的管理者的硕士项目。

  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MBA之非”,第二部分“培养管理者”,应该说泾渭分明,有破有立。抨击MBA教育体系,当然很解气,但建设性比批判更重要,拿出可行的替代方案,是明茨伯格的一惯风格:批判管理五功能时,他提出了管理的十个角色;批判战略计划论时,他提出手艺式战略;如今批判MBA教育体系,他提出的是IMPM,即国际实践管理教育。

  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外管理大师,共同体会基本上是“管理的实践意识第一”。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一个成功企业,都不可能给另一个企业提供可行的成功经验;而另一位管理大师邓肯也认为,严格地说,管理没有原理。所有这些说法和理念,都说明管理学的学科特性是实践,是通过讲故事(案例)的实践描述来传达理念给人以启发,从而使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足进步。现在国内的管理书,既有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现代管理案例,也有唐僧如何根据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不同性格实施“个性化管理”、让他们成为“好员工”的趣闻,当然还有秦可卿死后王熙凤代管宁国府、探春管理大观园等经验,无奇不有,但都是在印证管理的实践性。

  关于管理的实践性,还是明茨伯格说到点子上:工商管理教育不能给人们留下关于管理的扭曲印象。管理应该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管理技巧(经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使管理教育进行反思重构,把管理教育与管理开发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