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完全失控”写《兄弟》——昨访新推长篇小说的作家余华(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5:15 新民晚报
“完全失控”写《兄弟》——昨访新推长篇小说的作家余华(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8月初,在上海书展上,余华将推出他十年来首部长篇小说《兄弟》的上部。小说仍在印刷中,但昨天本报记者抢先从上海文艺出版社拿到了小说清样,先睹为快。之后余华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充满信心地表示,《兄弟》应该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小说。

  难以改变

  十年前,余华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让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也让他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奇怪境地——“我写《许三观卖血记》用的是很简洁的语言,之后我再写新的作品还是会不自觉地简洁起来,甚至简洁到偷懒的地步”。自称每写一部作品都要至少半年才能摆脱其“阴影”的余华,发现自己难以开始写新的长篇,正好有朋友邀请他为杂志写随笔,余华随意一出手就好评如潮,有些飘飘然的余华于是就开始了散文随笔的写作,一写就是5年。

  2000年下半年,余华开始转回小说创作,小说写了20多万字,可是他却一直觉得写得不顺。去年4月,他暂停写这部长篇,准备写一部较短的长篇,“恢复一下自己写小说的能力”,没想到,原本10万字的计划很快就被打破了,余华打算分上下部讲述这个故事,但第一稿,仅上部就写了8万字,而改到第3稿,甚至增加到了18万字,余华开玩笑说“我恢复得有些过火了”。

  为书落泪

  写《兄弟》,余华进入了一种新的写作状态,一种被他称为“完全失控”的状态,原定的10万字早已远远超过,人物也逐渐补充增加,他改变了原先构思好的方案,每天都在一种极度的激动里写作,用他的话来说,就像“吃错了药”。电话里,说起某一段精彩的故事,余华的声音里还会出现平日里不多见的亢奋:“这一段我追求一种强度描写,一步步往前推,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叙述能力,看来人的才华真是无限的。”

  余华说:“我对这部小说非常满意,可以说是我写过的最好的小说,不过你看到的只是《兄弟》的上部,下部会更好,最晚明年年初会推出”。《兄弟》上部的故事发生在“文革”中,而下部则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于结尾,“我还没写完,预计会写到今年11月,那么故事就应该结束在那个时间”。故事的下部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但记者读完《兄弟》上部之后,不觉已是泪流满面。采访中说起,余华心有戚戚:“我写《兄弟》、改《兄弟》,直到后来看清样,其间哭了无数次,有太多地方让我流泪。”

  温情细节

  《兄弟》里,余华仍然没有丢掉自己最擅长的残酷描写,他开玩笑说,他曾经被称作是“中国残酷写作的代表人物”,但是在这部小说里,残酷的经历与温暖的家庭情感显然是交错进行的。余华说,因为小说的上部故事发生在“文革”中,那样惨烈的回忆如果没有家庭的温情和忠诚来调和,“这小说我没法写下去”,于是,那些关于家庭的温暖细节,就成了余华和读者在残忍暴力冲突中的精神支持,也成为余华新作中最吸引人的亮点。

  在让人落泪的同时,余华同样没有丢掉自己的幽默,小说开头部分很有冷幽默的意思,充满了戏谑和夸张的意味,这也是余华擅长的手法。有趣的是,小说中一位投机的牙医被他取名“余拔牙”,他笑着提醒记者,“你还记得我做过5年牙医吗?”——余华不失时机地开了自己一个玩笑。

  本报记者夏琦

  《兄弟》

  上部内容简介

  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故,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

  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象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余华近影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