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余华迷途十年寻得《兄弟》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13:56 上海青年报

  整整十年,余华没有写过一部小说,此间他曾受到随笔的诱惑,他曾身陷“巨著”的幻影不能自拔,他说自己就像迷途的羔羊。不过,他还是回来了。7月29日,上海文艺出版社将隆重推出余华最新长篇小说《兄弟》(上部)。余华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是失控之后完成这部小说的。

  青年报:今年您创作了《兄弟》,而您上一部小说还是写于10年前的《许三观卖血记
》,为什么隔了那么久?

  余华:这10年我就像迷途的羔羊(笑)。1996年到1999年,我迷上了写随笔,于是把大量精力全投到这方面去。2000年,我又回归小说领域,本来想写一部展现三个家庭从清朝末年开始跨越一个世纪的命运变迁的巨著,但创作过程不顺利,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思路。从美国访问回来以后,写巨著的欲望也没了,于是决定改创作一部10万字的小作品,没想到最后成了这部《兄弟》。

  青年报:您原先只想写10万字,可后来写了40万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难道你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

  余华:是的,起先我想控制叙述,并定下了一个目标是10万字,可写着写着,叙述开始控制我,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我觉得,由叙述控制作家是最好的写作方式,说明你已经完全投入。而且,《兄弟》讲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对比,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种反差是我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写了这么长。

  青年报:《兄弟》有上下两部,这次出版的上部写文革时代,下部写的是现在。您想通过这样的安排表达什么?

  余华:我不想表达什么观点,也没有表达的必要。我只是想展现一种生活,那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也会不同。我已经说过,这样的人是空前绝后的,以前没有过,将来恐怕也不会有。

  青年报:您觉得《兄弟》与以往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余华:最大的不同是《兄弟》将时代特征作为正面来写,而非像以往那样只是作为背景。另外就是《兄弟》的叙述强度大大增加了,不是原来的几千字而是几万字,力求做到全面深入地展示细节。

  青年报:您认为写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余华:写作的目的就是写作本身。你可能会以为这仅仅是一句“江湖上”的话,其实不然。通过写作,我可以加深生活的感受,我对人生的感受也丰富起来。这就如同一个工人在工作中,往往能够获得平时生活里所没有的快乐。

  青年报:您对这部小说的前景怎么看?

  余华:我不知道。我只听说出版社首印就有20万册。具体好不好,还得读者说了算。《兄弟》的下部已经创作了20多万字了,很快就可以完成。我期望今年年末就能出版,最晚也会在明年年初。

  《兄弟》故事梗概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意外身亡,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