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呼唤人性回归的酸涩尝试(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6:01 新民晚报
呼唤人性回归的酸涩尝试(组图)
呼唤人性回归的酸涩尝试(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呼唤人性回归的酸涩尝试(组图)
——解读徐克新片《七剑》

  当人们对电脑特技堆砌而成的“武侠巨制”逐渐产生视觉疲劳时,不禁怀念起昔日张彻、胡金栓时期真打实斗的侠义美学,而徐克的《七剑》正是对过往“经典武侠”的回归。

  一丝苦味

  “邪不压正”是几乎所有武侠片一贯承袭的教化理念,久而久之,观众也形成了一种定向的思维习惯。但在《七剑》中,徐克只是十分妥帖地把这一理念包裹在影片的表面,好似感冒药丸的外层糖衣,在观众心安理得地体味“邪不压正”的心理舒适感的同时,还隐约感到一丝酸涩的苦味。这使得徐克的真实用意彻底显现——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进行一次对于人性沉重却又诚恳的透析与阐释。

  正邪较量

  影片中“邪”的代表分别是朝廷和风火连城率领的军队。朝廷一面颁布“禁武令”,一面却派遣风火连城的军队,用惨绝人寰的方式屠杀无辜平民,而风火连城所进行的屠杀并不是为了效忠朝廷,却是源自对金钱的贪念。“权力”和“金钱”是人最渴求的物欲载体,不断追求物欲满足的结果只能使人性扭曲乃至幻灭。风火连城和他的手下犹如一群被物质异化的“半兽人”,他们的兽化称谓、吃食的方式以及性别上的混淆,都是被异化的表现。

  “七剑”的7位侠义之士代表着“正”的一方,但如果徐克只是单纯地把他们塑造成传统意义上的英雄,那么影片现有的厚重感必会大大缺失。徐克的不同凡响在于把带有符号色彩的“神话英雄”还原成了具有人格缺陷的普通人。“七剑”的侠义之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同风火连城的一次次较量中才逐步完成了他们对于人性的自塑。正如“七剑”的师傅所言:“剑还未锤炼而成”,这里意喻的恰是7位剑客自身的人性锤炼,只有完成这一锤炼过程才能达到“人剑合一”的侠义境界,才能担负起救世的重任。其实,锤炼的过程也是学会如何克制私念的过程。傅青主“弃邪归正”的自救;杨云骢“弑父大仇”的释怀;武元英不再执著于过往;韩志邦割舍儿女私情投身大义,都说明他们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精神历炼。

  自我反省

  徐克在谈及创作初衷时提到,七剑代表的乃是人的七种性格,但这在影片中的表述并不明朗,而是需要观众潜移默化地去体验。这暗示了“七剑”在人性成长与自塑的同时,观众也在自我反省和成长。风火连城是人沉溺于物质享受却遭遇精神贫瘠的具象体现,“七剑”则是人试图重塑精神的偶像化身。风火连城意在让观众开始自省,是警示也是规劝,而“七剑”则提供了一次反省后自我修正的机会。正如风火连城对楚昭南所言:“其实我们都是同样的人”,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善与恶的临界点之上,权衡着物质与精神的天平。

  不过,徐克并不打算将悲观和绝望进行到底,影片还是透露出了一线希望的曙光。“七剑”最终的炼成让他们得以携手救世,而影片在将视觉消费弱化之后,也使观众心无旁骛地对“七剑”产生了心理认同感,由此徐克完成了一次呼唤人性回归的尝试。肖婷

  配图均为《七剑》剧照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