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点燃《世界之战》之科幻历程)斯氏科幻廿年追寻变与不变(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2:55 新京报
  好莱坞“电影帝王”拍摄科幻电影二十余年,佳作不断,考查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风格的演变,必须要从他电影的整体风格入手。下面,我们就从斯氏科幻的几部代表作简单地看看斯皮尔伯格有什么特点。
(点燃《世界之战》之科幻历程)斯氏科幻廿年追寻变与不变(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在某种意义上,斯皮尔伯格新作《世界之战》是对早期他的科幻作品《第三类接触》的一种回归。

  变化

  斯皮尔伯格代表了电影人无限的创造力,可以说,斯皮尔伯格的导演史,就是不断创造电影类型的历史,他所创造的模式,引领的潮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电影导演都要多。

  1975年使斯皮尔伯格一举成名的《大白鲨》创造了高科技打造的精致怪兽片类型,影响了后来的《异形》《铁血战士》等一系列影片;1977年的《第三类接触》和1982年的《ET外星人》创造了“善意的异型生物”的类型,影响了后来的《天茧》《霹雳五号》等一系列影片;1981年的《夺宝奇兵》确立了异域冒险题材的新标准,使从《木乃伊》到《古墓丽影》的一系列影片试图向它看齐;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开创了用电脑动画创造神奇生物的先河,带来了从《狂蟒之灾》到《火龙帝国》的一系列跟进者;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开创了“纪实风格战争动作片”的先河,孕育出了后来的《黑鹰坠落》和《士兵宣言》。

  虽然早已功成名就,但斯皮尔伯格从未停止探索自己不熟悉的电影艺术领域。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商业片的同时,一直在尝试着拍摄文艺片和历史片,于是我们看到了《紫色》《天长地久》(Al鄄ways)《太阳帝国》《辛德勒的名单》和《断索怒潮》(Amist鄄ed)。

  近几年,斯皮尔伯格的风格又有很大的变化。这个曾经确立过“美国大片”经典风格的大导演,开始尝试近年新流行的电影风格,在他的新片《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和《有种就来抓我》中,我们看到了以往斯皮尔伯格影片中从未见到过的表现主义的构图、电脑手段修改的颜色,以及“非斯皮尔伯格”式的节奏处理。并且在前两部影片中,我们还看到了库布里克式的,“黑暗”“凶狠”的细节处理。

  不变

  虽然斯皮尔伯格的风格一直在变,但他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下面简单地总结一下:不变1:实在。比起之前的怪兽片,《大白鲨》实实在在地表现了那条鲨鱼的风采,《侏罗纪公园》更是以相当长的镜头表现了活蹦乱跳的恐龙,比起语焉不详的《异形》之类真是“实在”的多。同样,在《ET外星人》里,我们看到了最“实在”的非人类主角;在《太阳帝国》里,我们看到了最“实在”的空袭场面;在《拯救大兵瑞恩》里,我们看到了最“实在”的枪林弹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导演对“玩转”这些玩意儿的兴趣,已经独立于影片整体创作之外。

  不变

  2:情感。凡是斯皮尔伯格最成功的电影,都是那些感情最简单,或是最直接,最浓厚的电影。《夺宝奇兵》系列追求的就是轻松热闹,发自人类最简单的好奇心和自大感;《ET外星人》表现了孤独和友谊,让全场的小朋友哭成一片;而《辛德勒的名单》表现的是最简单、最炽烈的对受难者的同情,足以使成年人潸然泪下而不觉羞愧。相反,当斯皮尔伯格表现那些比较复杂的思想,比较丰富的情感内容时,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力道不够,就像《紫色》《太阳帝国》和《少数派报告》要情节有情节,要气氛有气氛,但总是有种不够透亮的感觉。

  不变

  3:孩子。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喜欢以孩子为主角,从《ET外星人》《太阳帝国》《侏罗纪公园》《鬼马小精灵》到《人工智能》都是如此;而且他电影里的儿童角色往往比成人更出色,证据之一是有好几个童星通过他的电影而最终大红大紫,其中包括德鲁·巴里摩尔(《ET外星人》)、里弗·菲尼克斯(《印第安纳·琼斯和圣杯》)、克里斯汀·鲍尔(《太阳帝国》)、克里斯蒂娜·里奇(《鬼马小精灵》)等等。斯皮尔伯格说过,他小时候随家庭四处迁移,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所以时时感到孤独,只能以幻想为伴,于是“幻想”和“孤独”就成了他影片的两个最鲜明的主题,而以孩子为主人公正是为了给自己疗伤。

  斯氏科幻史上“六座大山”

(点燃《世界之战》之科幻历程)斯氏科幻廿年追寻变与不变(组图)
(点燃《世界之战》之科幻历程)斯氏科幻廿年追寻变与不变(组图)
(点燃《世界之战》之科幻历程)斯氏科幻廿年追寻变与不变(组图)
  里程碑式的作品《第三类接触》。 《侏罗纪公园》是他的个人高峰。 《少数派报告》代表未来方向。

  《第三类接触》(1977)

  热血科幻

  《第三类接触》是史上最热血的科幻片之一,和斯皮尔伯格后来成熟、稳健的风格相比,《第三类接触》更具有“电影小子”的冲劲儿。

  这部片子的情节简单得不像情节:一个男人因为看到了飞碟而相信外星人的存在,他找呀找和想呀想呀和别人吵呀吵呀,终于看到了外星人!找到外星人的关键节点居然是这样的:那个男人受到“天启”,在家用黏土做出了外星人降落地点的巨大沙盘,除了“热血”还能怎么形容呢?但是在热血之余,斯皮尔伯格也不忘精心制作特技效果,热血加上视效,使这部简单的片子让人大呼过瘾。

  《ET外星人》(1982)

  旧式经典

  一个善良的外星人无意中来到美国一个普通人家,成为三个孩子的好朋友,最终在他们的帮助下重返太空。在以往的科幻电影中,长相奇异的外星生物都是恶意的家伙,即使不毁灭地球也要吃掉个把人,而《ET外星人》首先创造了一个“善意的异形”的形象,带来了一股新风气。像一切经典的科幻大片一样,《ET外星人》并没有一味地炫耀特技,而是把特技和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出色地塑造和人物,传达了情感。总之,《ET外星人》是一部“非作者化”的电影,它看起来什么都没有追求,然而却追求到了普通观众最大的认可。

  《侏罗纪公园》(1993)

  个人高峰

  因为一次“蝴蝶效应”造成的事故,恐龙冲破电网,开始吃人!《侏罗纪公园》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第一次实现了特技的“隐形化”,那些恐龙的远景中景近景怎么看都像是真的;同时也第一次实现了怪兽的“显形化”,那些恐龙第一次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大方方地和演员互动。

  《侏罗纪公园》既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是一个旧时代的总结,它总结了从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以来美国精品商业片的种种特点。之后的商业大片走上了更加多样,更加风格化的道路。

  《失落的世界》(1997)

  蠢物一头

  客观地说,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也并不是部部经典,甚至有一半的电影都是失败之作,《失落的世界》就是其中的一个。这部电影讲述一帮人去岛上抓恐龙,有一帮科学家帮恐龙,后来一头霸王龙跑到了城市里。

  这部电影就像失控的恐龙一样跑来跑去,完全缺乏章法和精神着力点,根本看不出导演在干些什么。不过《失落的世界》在技术上的探索可圈可点,它塑造了更多的恐龙形象,并且加强了恐龙和环境、人物的互动,对推动电影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人工智能》(2001)

  中等“骡子”

  库布里克曾经和斯皮尔伯格就这部片子用传真机聊了一夜(这要耗掉多少森林呀)!库布里克死后,斯皮尔伯格导演了他的这部“遗腹子”。作为斯导的“粉丝”,这部片子并不赖,然而作为库布里克的“粉丝”,会觉得这部片子太“甜软”,太孩子气。不过《人工智能》起码有一点让人兴奋:它的视觉效果很强,而且不是前面提到的“精品美国商业片”的风格,冷峻的色彩和宽阔的画面结合得很好。从技术上来说,《人工智能》是第一部“摄影棚大片”,全部电脑生成的外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拍摄时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少数派报告》(2002)

  迷失未来

  “在未来迷失”是《少数派报告》的主题,而用这几个字来形容斯皮尔伯格拍摄这部片子时的感觉也正好合适。斯导肯定厌倦了走老式的精品路线,想跟上《黑客帝国》时代的脚步,这部电影好像是希区柯克和库布里克电影的杂交,然而还间杂有斯皮尔伯格式的叙事和场面,让人看了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当然,斯导能在56岁的时候还能追求新的东西,也是难能可贵。无论如何,《少数派报告》还是有突破的,这部影片的投资为一亿零二百万美元,而其中做了“软广告”的品牌为影片贡献了2500万美元,创造了的最高纪录!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