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6:3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顾洪洪)“生存与毁灭”是人类不断以各种形式诠释的永恒主题。8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以“战争与灾难”为题材的个人摄影展,从新闻摄影的特定角度,展示了当代人对这一古老主题沉重而严肃的思考。8月22日,李晓果(前左)在向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祖根(前右)等嘉宾介绍其作品。当日,以《生存与毁灭》为题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战地、灾区摄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李晓果是新华社知名摄影记者,近年来多次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科威特、印度等地采访,在战
乱与灾难地区留下了足迹。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8月22日,观众在欣赏李晓果的摄影作品。当日,以《生存与毁灭》为题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战地、灾区摄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李晓果是新华社知名摄影记者,近年来多次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科威特、印度等地采访,在战乱与灾难地区留下了足迹。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8月22日,观众在欣赏李晓果的摄影作品。当日,以《生存与毁灭》为题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战地、灾区摄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李晓果是新华社知名摄影记者,近年来多次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科威特、印度等地采访,在战乱与灾难地区留下了足迹。新华社记者王建华 摄

  在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举办的“生存与毁灭”摄影展,分为《阿富汗,硝烟散去伤犹在》《苦难的伊拉克,苦难的人民》《科威特,难忘的时刻》《印度洋海啸,人类永远的痛》《敦刻尔克,人们不会忘记》等五个部分。展出的100幅摄影照片是李晓果分别在1998年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重大国际事件前后拍摄的。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摄影记者,面对战争与灾难,李晓果在极其艰苦、危险的环境中,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目光,抓住珍贵瞬间,记录下在战争与灾难面前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些作品通过一幅幅沉重、凄婉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如泣如诉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战争和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战争和灾难的感悟和人文关怀意识;作品集新闻性、历史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展览开幕式上李晓果说:“我至今忘不了那些痛苦的人群,那些无助的眼神,也忘不了那片刻的生命满足,那执著的期待与渴求。面对那些情景,我经常思索,什么是人,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命运,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大都市中过着现代生活的人来说,那些和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地球上,却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的境遇,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人,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祈盼和平,反对战争,所以,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身陷困境之中的人们!举办这个影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触动,与大家一起回顾,共同思考。回顾战争与灾难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平与安宁。”

  李晓果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至今。在20多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中,参加了很多重要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并在专题摄影方面颇有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国内外拍摄了近百个图片故事,其中,1988年在中国浙江省拍摄的《人间自有真情在》,表现了一对以捡破烂为生的老年夫妇收养20多个弃儿的感人故事,在成千上万的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此组专题照片获得当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994在刚解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拍摄的组照《黑白儿童同校学习》,获当年度法国昂热独家新闻节社会生活类大奖,这是中国记者拍摄的境外题材新闻照片首次在国际重要新闻摄影评选中获大奖。

  这一摄影展由新华社摄影部主办,展期至8月29日结束。(完)(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