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为保票房偏好老男人 男星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4:44 新华网
为保票房偏好老男人男星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组图)
周星驰是《功夫》的当然男主角。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为保票房偏好老男人男星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组图)
由于缺乏接班人,成龙年过五十还在银幕上跳跃、打斗。

为保票房偏好老男人男星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组图)
  《无间道》系列电影中,除了余文乐和陈冠希有少量出场机会外,用的男演员都是“影帝”级的老男人。

  香港电影的问题不少,比如编剧的缺乏、部分影片制作粗糙、明星制导致的成本高企、电影投资者的信心越来越低落等等。尽管自2002和2003年的《无间道》系列给香港电影人注入信心之后,港产的《功夫》、《头文字D》等系列商业片的成功又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香港电影的一时繁荣,但即便是外行人也可以看到,香港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出现了断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支撑着香港电影的只有那几个40岁左右的演员———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再往后数是吴镇宇、刘青云。往上的是年过五十的成龙,往下30岁左右的只有一个吴彦祖能独当一面,20多岁的余文乐、陈冠希则更多地显示出不成熟的青涩,这就是香港影坛男星的真实状况。

  四十岁男人垄断香港影坛

  香港影坛的老面孔现象,是每个人都看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基本上年年都是刘德

  华和梁朝伟之争,偶尔会出现一个周星驰,今年则多了个吴彦祖;吴镇宇和刘青云的面孔,也为数不多地在金像奖提名名单里出现一下,调剂一下气氛;这两年,二

  线的方中信和任达华也开始受到瞩目,但他们都是40岁以上的人了。

  基本上香港电影的选角套路如下:大制作就是“影帝”全上,比如《无间道》

  系列,一网打尽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吴镇宇、曾志伟、黎明。如果是王家卫的影片,那男主角就是梁朝伟。周星驰的电影就是他自己做主角。杜琪峰的电影都市情感片用刘德华;喜剧片找刘青云;有点萎靡而又良心未泯的警察必是黄秋生;特警队员就是任达华。

  而30多岁的演员中,只有刚刚迈过30岁

  门槛的吴彦祖(31岁)能够独撑大局。在今年的香港影视博览会上,推出了2005年的9部重点香港影片,其中由吴彦祖担纲的就有3部,难怪他要跟其他人一起感慨:“真惨啊!”而“惨”的原因,在于与其同辈的演员里,能独当一面的不多,观众眼熟一点的是古天乐和陈小春,再有一个杜汶泽,但前者定位不明确,从未得到过演技上的肯定,而后两位都主要当配角,真正30出头、能担任主角的小生,只有吴彦祖一人而已。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吴彦祖认为可能是大家的想法太商业化,而40多岁那批演员也实在太厉害,所以制片人只能继续用他们拍戏。

  买方市场决定演员阵容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30多岁的演员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最近身兼演员及导演的冯德伦就曾表示,这样的选角套路与市场及观众有关:“如果观众硬要看这几个明星,非要是这几个人主演的戏才愿意付钱购票入场,那也没法子。”其实观众买谁的账只是一方面而已,香港电影是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制片人责任重大,除了剧本好坏能直接影响票房之外,选角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影片最后的销售———没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就不能保证电影卖座;不能保证电影卖座,就不能收回成本;不能收回成本,就无法给投资者回报;不能给投资者回报,就意味着伤害了投资者对电影的信心,也就意味着可能没有人再投资电影。如此环环相扣,作为工业化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明星的无可替代也就是自然的了。对于现在的香港观众来说,如果有刘德华和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他们就愿意掏钱看,难怪部部影片都争着要用他们。

  而导演尔东升的话则直指电影制作本身,尔东升以个人经验及香港电影发展的历史去分析明星“断层”的原因:“以前电影市场属于‘卖方市场’,电影制片方能控制整个流程,但后来电影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情况就不同了。而买家(即观众)说了算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片在选择演员时要非常小心谨慎———尽量用有市场保证的演员,否则就不能收回投资成本。”其实,说出这些关注票房的话的尔东升在香港影坛已经算是很少拍商业片的另类导演了,这两年他拍摄的《忘不了》、《旺角黑夜》都是不卖座的文艺片,而为了能够坚持自己的方向,他甚至自组公司拍了《早熟》和《千杯不醉》,但他也在感慨:“自筹资金拍片太累,下一部电影还是跟成龙合作吧。”而他的理想,是“拿奖项跟周星驰换票房”。

  演员成长需要时间验证

  香港电影商业化以及票房的压力其实并非香港男演员青黄不接的全部原因,演员自身的成长其实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导演王晶就曾说过:“其实男星样貌太孩子气的话,观众会很难接受。你看谢霆锋从小入行,现在仍被看成‘靓仔,未能独当一面;吴彦祖回香港发展6年,到现在才能让观众把他作‘男人而非‘男孩看待。”尔东升也指出当有警察与坏人较量的角色时,男观众不会轻易信服或接受一个娃娃脸的男演员。想当年《猎鹰》中的刘德华与《新扎师兄》中的梁朝伟,观众都会觉得他们不够成熟,他们真正的成熟,也是到40岁左右。黄秋生40岁出头已经拍过160部影片,其中烂片不少,但过了40岁以后,他的演技越加纯熟,无论是酒鬼还是警察全都游刃有余,一个眼神就能传递出人物的特点和精髓,难怪导演那么喜欢用他。

  也有导演认为,“人才的断层”是演艺圈不可违抗的规律,哪一个时代都一样,并非只是眼下才发生。一直有培养新人习惯的王晶就认为,每个年代当红的人数是基本固定的,当红演员还有甲、乙级之分,制片人就只会重用最当红的那批演员,不会改变。“就算是现在的梁朝伟,当年也不是票房保证,他也是在40岁以后才有收获的。不过没关系,情况永远如此。梁朝伟年轻时,观众要看周润发,而没人看梁朝伟;同样,周润发年轻时,观众都在说:‘我要看狄龙!’”

  发掘新人勇于改变现状

  尽管“人才断层”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存在的现实基础,但香港电影人仍在作着不懈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发掘新人就是其中一个解决的办法。导演阮世生认为,要解决“青黄不接”的情况,电影公司“提携新人”的信心很重要。尽管冒险性很高,但如果有好的剧本和导演作为支撑以及有良好的销售渠道的话,其实用新人拍电影也未必就不能成功,《头文字D》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黄秋生在《头文字D》里面只是一个配角,主演的周杰伦、陈冠希、余文乐,都是20岁出头的明星,可见只要定位准、制作精良,年轻的演员未必就没有号召力。

  而演员的选择跟题材和导演也有很大的关系,吴彦祖就说:“其实也有一些比较新的演员,好像彭浩翔的新片里面的周浚伟和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之好,将来应该是很有潜质的。圈中不但需要新人,同时也需要新的导演,如彭浩翔。扶持新导演,等于间接地扶持了新演员。”吴彦祖为《妖夜回廊》做监制,刘德华用自己的片酬资助年轻的华人导演拍片,冯德伦凭借自己的演员出身进入导演圈从而以其人缘来召集年轻演员,这些都是香港演艺界的人员为培养新人而作出的努力。

  随着香港电影圈的新人们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修养和演技,投资者和制作人也会愿意给新人以更多的机会,香港电影的题材也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多元化和更丰富,相信“人才断层”的问题,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