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平民PK精英(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08:01 华商网-华商晨报
平民PK精英(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成都唱区海选报名现场

平民PK精英(组图)
一个顶俩

平民PK精英(组图)
胖女孩,勇敢秀出自己

平民PK精英(组图)
超级女童

  “超女”的迅速蹿红,将娱乐平民化发展到了极致。宣传口号为“想唱就唱”的“超级女声”最显著的特点是零门槛的海选,即面对像大海一般的人群,不需报名费,不设先决条件,只要怀着明星梦,人人都可以前去试试这一免费的午餐。

  而之前举办过的各类选秀节目,大多门槛较高,注重选手综合素质,只要选拔出来的就必须是精英,“超级女声”从不强求像央视歌手大赛的“专业素养”,反倒颇得杨绛所说的唐·吉诃德先生那种“
虽然惹人发笑,他自己却非常严肃”的妙趣。

  种种迹象表明,在这场蔓延全国、无边无界的“平民嘉年华”中,以“草根智慧”闻名的“超级女声”已向传统选秀方式下达

  接踵而至的战书,并最终取得了“庶民的胜利”。

  今年夏天,就是这样一个叫“超级女声”的电视选秀节目,既赏心又悦目,既喧嚣又温暖,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赛者,无论是赛场内还是赛场外,无不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狂热。

  节目有原型

  “超级女声”的原型,是打造了孔庆祥的“美国偶像”鼻祖———英国的“流行偶像”节目。只不过,“美国偶像”比前辈运营得更成功,参赛者在话筒前还没找到感觉,就已被苛刻严厉的评委打发下台了。层层复赛,十来个回合,一个星期比一次,延续数月,最终决出年度总冠军。这之中,同样有观众参与投票。“美国偶像”至今播出了4季,为制作方福克斯电视台创造了数亿美元利润。“超级女声”创办者夏青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这档节目的框架是来自“流行偶像”。其实比“超级女声”更早问世的是“超级男声”,只是那个节目没能火起来。

  海选无门槛

  “超级女声”的初赛叫海选,与之相对应的是数以万计、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报名参赛的各地选手。就算中国最负盛名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没有遭遇过如此壮观的报名“人海”。

  谈到来报名的原因时,选手们的答案集中在“喜欢唱歌”和“别人唱得那么难听、长得那么难看,都能去唱,我为什么不去呢”。从郑州海选开始,更多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了参与的勇气和动力。对那些还在考虑是否该报名唱歌的人来说,即使落选,“想唱就唱”的口号也足以成为参赛者最得体的解释。按照湖南卫视的解释,不论年龄、不论国籍,只要能够被证明为女性,都可以成为参赛者,而每个参赛选手来比赛,只需带上自己、身份证和一张免冠照片。而在这之前,想参加“大牌”的如春节晚会,就算露几秒钟的脸,就得过五关斩六将;想参加专业一点如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不但名额有限,还得被地区层层过滤。

  “超女”零门槛选拔,打破了传统的选秀活动操作模式,老百姓要想“平等而且自由”地参与大活动大赛事,不再比登天还难。从央视青年歌手比赛到名目繁多的各类选秀活动,都从未激起过民众如此高涨的热情。这一点,很值得电视工作者深刻反思。

  原生态呈现

  “超级女声”最勇敢之处就是,它一反最后优胜者才能上荧屏的惯例,把敢秀者的原生态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荧屏上。参加“超女”的选手什么样的都有,有胖有瘦、有高有矮。选手们的穿着也是五花八门,有穿礼服的,有穿旗袍、穿露背装的,甚至还有穿一套睡衣,大大咧咧站在评委面前的。选手唱起歌来更是千奇百怪,有唱一半就没声的;有跑调十万八千里的;有摇头晃脑的……这些粗糙的细枝末节,这些原生态的东西,都在海选中不经修饰地、生动直接地传递出来。

  相比之下,传统的电视节目都属于完美观念下的副产品,观众看到的是经过精心安排、不允许有任何与计划不符的电视节目。而像“超女”这类戏剧性的原生态被电视屏幕放大时,就会让观众兴致高涨,一下子觉得自己离屏幕近了很多,由此,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赛也就真正成了全民的娱乐活动。

  万人逃学

  成都“超级女声”选秀时,报名场面异常火爆。几天的时间,数万女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报名现场几乎天天都能看到长达两三千米的长队。有记者曾在现场随机采访了100名女生,发现其中除10人是在读大学生、6人已参加工作、3人是由家长陪同前来还未上初中的小女生外,另外81人竟全是初中、高中(或职高)在校生。而前来参赛的大多数学生,并未得到学校允许。绝大多数学生笑着向记者坦言,她们是逃课来报名的,少数学生则是以生病为由请到假的。

  出现这样的场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草根阶层”的酸甜苦辣,同时也一改精英歌手的矫揉造作,还原出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一人拿枪

  “快跑,有人拔枪了!”同样是在成都唱区海选期间,当地各大报纸的文娱类版面头条位置,几乎每天都是“超女”的消息,最吸引眼球的大概就是《超级女声现场火爆,一男子插队不成拔枪威胁》。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插队的男子拿的是枪,但人们更愿意以讹传讹进行夸张和渲染。

  也许发生这样的场面会让很多人难以置信,但大多数选手参赛的初衷与处心积虑博出名的“芙蓉姐姐”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只是想在尽可能少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展示自己的公开平台,不用像传统歌手那样付出大量金钱、时间,四处托人情找关系录制专辑。对于渴望登上舞台的年轻人而言,是“超女”将成名的渠道大大敞开。

  受欢迎有理

  “超级女声”能够在两年内成为全民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另外一档什么节目,这本身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这样坚实的观众基础是从前我们不曾遇见的———只有上世纪80年代初港剧风潮,《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令万人空巷。现在,全民大众都毅然决然地做出令自己开心的选择———每周五晚8点半收看“超级女声”,足以证明,这种由新闻到现场访谈,再到真人秀演出的节目,是对四平八稳节目的发展和颠覆,观众可以从电视上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电视的娱乐功能得到丰富。

  另外,从传播手段上讲,将这类原生态的节目呈现给观众的是种进步,类似的节目在欧美已成为趋势;从传播内容看,这类节目是对传播资源的挖掘和扩展,满足了观众更广泛的需要,也表明了我们的传媒正向深度发展。

  不排除弊端

  不可否认,“超级女声”着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通往快乐的崭新渠道。但对于缓解社会压力对人造成的焦躁与不快乐,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不是做得最好,也不是最有功效的。

  弊端一,滋长女生投机心理。参赛的女孩们大多音乐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是空白。这种空白之间的竞争,只有靠运气。一旦碰巧,就能光辉灿烂。这无疑滋长了女生们的投机取巧心理,于是都想来赌一把。

  弊端二,淡化女生学习兴趣。“苦读十年,不如当个‘超级女声’”,这应该是不少参赛女生的心理写照。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还哪有心学习呢?

  弊端三,危及女生身心健康。其实,“超女”评选无异于选美,俏中挑俏;或曰审丑,丑者被一轮轮淘汰。以致大多数的参赛者,无不刻意地在打扮装饰上大做文章。此番折腾,恐怕只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当然,弊端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家长和教育单位,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加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之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影响,把心思集中在读书学习上。本报记者 曹喜欢 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