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要爱国不要爱情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09:20 哈尔滨日报

  20集电视连续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在全国几家卫视热播。此剧的播出,占尽了时下所能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适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外观众以空前的热情关注着以抗战为内容的每一个影视作品。

  《野火春风斗古城》集聚了当前银幕荧屏上一大批明星大牌,而且惟其是大牌,所以演得分外抢眼:男“一号”杨晓冬的扮演者据说因为此剧完成了从“青春偶像”向“革命偶
像”的飞跃;革命妈妈杨晓冬的母亲比同名电影中的杨母革命化得多,所以表演得异常感人,以至使站在她身后的两个“鬼子兵”痛哭得不能自持;更有大牌扮演的地下党联络员在古城说了20年书的“杨铁嘴”,真乃荧屏上从未见过的文武奇才,死得更是异常惨烈。

  相对于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电视剧一下子抻长了十几倍,所以往里大量注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野》剧似乎不该说是“注水”而是“灌油”。譬如说在老电影以策反治安军为线索的基础上,又加了个夺取

病毒样本的线索,而这样的线索似乎更合时宜;给叛徒高自萍增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爱国人士高鹤年这样的叔父,由此生出许多矛盾冲突和好看的故事;还有平添了杨晓冬“单刀赴会”、省府大楼锄奸、智斗多田等传奇惊险又引起观众悬念的故事情节……因此可视性更强,当然就更有利于电视剧的商业化等等。

  但是,不管舆论如何造势,王婆如何卖瓜,像我这样不识货的人总爱以货比货。而以现在新电视剧比42年前的同名老电影,比来比去总觉得“弗如远甚”。

  首先,双线索不如单线索。老电影以策反治安军起义为结构故事的唯一线索,由这个线索串联的是杨晓冬在韩燕来、银环、武工队的配合下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而这一系列革命活动,给治安军团长关敬陶以深深的震撼,他为杨母的慷慨赴死尤其是金环的英勇牺牲而感染,又因为备受日本兵和“黑衣社”的欺压,最后决定弃暗投明,毅然起义。其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是合情合理的,给人的印象是深刻清晰的。如今新电视剧多了一条用以体现敌我双方斗智的争夺病毒样本的线索,因此多了金环被捕后打翻瓶瓶罐罐,发出“毁了我一个,毒死你一群”的怒吼,以及电视剧最后定格杨晓冬从多田颤抖的手中夺回病毒样本等等情节。这些情节不但根本不能“使故事变得更加紧凑”,反而有时让人看得糊涂。既然电视剧把故事从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移到了战略反攻阶段,那么此时的日寇该是销毁其细菌武器以达到消灭其罪证的目的。怎么在华北冀中战场上反倒要搞活体实验并准备大量使用细菌武器呢?电视剧的史料根据是什么?

  其次“爱情”与“爱国”并不矛盾。这个道理不用作任何理论阐述,但电视剧的编导们却似乎认为“二者不可得兼”。他们一再说此剧宣扬的不是爱情而是爱国,于是观众们也认为这是此剧与其他被改编的“红色经典”的根本区别。不可否认,近几年有些“红色经典”的改编几乎成了滥情的实验品,由此闹出了一些荒唐之极的笑话;但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老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把握得是十分准确有度又真实可信的。杨晓冬和银环不说根本就没亲吻拥抱过,甚至连个“爱”字都没说过;但他们爱得却是那么真挚而深沉。譬如杨母在说自己儿子的婚事时,银环因走神用针扎了手的细节;杨晓冬被捕后,银环自疚自责万分悲痛的面部大特写;影片终了,银环一面目送杨晓冬迎着朝阳远去,一面打开他给她的小布包———里面是作为定亲信物的翡翠戒指,她脸上立刻荡漾起无限的幸福……都是堪称典范的经典镜头。老电影就这样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男女主人公最美好的爱情,表达了极大的人性关怀,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新电视剧却没有这种美感,据说是为了面向“新观众”而不是“老观众”;可是我以为,为了“新观众”才更应该像老电影那样写爱情。

  第三,新演员不如老演员。别看新电视剧网罗了许多大牌演员,其实他们比起老电影明星来还差得很远。不说老电影中杨晓冬和金环银环的扮演者都是“22大电影明星”之一,女演员还因此得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有人还为关敬陶的扮演者没入选“22大”而鸣不平,就说那些非主要人物:就爱和“咬文抓字”的人打交道的“高司令”,以及他的台词:“连长连长,半个皇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阴险狡诈的蓝毛和他的一句:“走吧,金环同志!”几十年让人记忆犹新。如今新电视剧中的人物,大牌演的非主要人物虽然不错但未必该叫好,因为如果演得太过,容易造成“绿肥红瘦”。作为主要人物,银环过于稚嫩的娃娃脸,根本就不该演地下党;幸亏没有再让她去深入地谈恋爱,否则就更难堪了。高大成整个一糟老头带了一群娃娃兵,蓝毛的形象不像特务头子而更像一奸商,他们的形象根本没法和老电影中的相比。李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