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好莱坞早期东欧移民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8:30 南方都市报

  往事如碟

  magasa专栏

  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孤立主义情绪被抛弃,好莱坞针对纳粹题材的禁区不复存在,于是一时间涌现出无数反战电影。德裔导演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生存还是毁
灭》(ToBeor NottoBe)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影片将背景置于德军入侵波兰前后,一对家喻户晓的演员夫妇和他们的剧院同事使尽浑身解数阻止一个携带地下反抗组织秘密材料的德军间谍向盖世太保告密。此片不仅辛辣讽刺了侵略者愚蠢、懦弱的一面,同样勇于自嘲——如同刘别谦大多数喜剧一样,他的男主人公都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在那个剧团里,有个酷似希特勒的演员,他对剧情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而且一旦出现必定笑料百出,令人笑到死去活来。难以想象不过就是在两年前,卓别林同样模仿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会遭遇那么大的阻力。

  说到刘别谦,他真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告诉人们来自东欧/中欧的移民是如何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这里所说的东欧/中欧移民主要包括德国及奥匈帝国,加上少量波兰、捷克、俄罗斯移民,从种族上看主要是犹太人,他们构成了早期好莱坞及黄金时期好莱坞的一支重要力量,渗透至电影行业的各个部门,尤其是盘踞着各大制片厂的首要职位,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称好莱坞为“犹太人的好莱坞”。

  早在19世纪末便有大量东欧移民来到新大陆寻梦,他们并无一技之长,只有在美国东岸一带从事蓝领重体力劳动。这些移民的下一代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不过由于大学奉行种族歧视政策,那些犹太人的后裔还是无望在科学、法律等“高尚”领域一展抱负,所以除了从事杂货、服装生意,也只有向娱乐业发展。那时候电影业正处在新兴而蓬勃的时期,吸引了许多东欧犹太人投身其中,这一行利润越来越大,非犹太的制片厂和戏院老板(比如爱迪生,他拥有一家大的电影公司)开始排挤犹太裔,这促使犹太人另谋出路,他们很快发现加州土地便宜、竞争压力也小,于是蜂拥至广阔无垠的西部。20世纪初,这些来自纽约的犹太人建立了后来所谓的“好莱坞”,黄金时期的五大制片厂中除雷电华外,其余四家均由东欧移民或其后裔创建。

  东欧移民的又一次高潮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个就是刘别谦,他于1922年应影星璧克馥之邀来到好莱坞。刘别谦此前早已因宏大历史片蜚声各国,而在好莱坞他对歌舞片和喜剧片的独特贡献使他收获“刘别谦笔触”的雅号。在他之后,来到美国的上千东欧电影人在导演、编剧、摄影各个部门施展才华,尤为突出的有被誉为华纳电影象征的迈克尔·柯蒂兹,以表现主义风格深刻影响美国电影的弗里兹·朗格与茂瑙,好莱坞顶级“作者导演”比利·怀德等人。

  不过,并不是所有天才都能在好莱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资本逐利的规则最是残酷无情,你得不断证明自己还可以makemoney。朗格晚景不如人意,拍片机会越来越少,他的代表作仍是德国时期的作品。而使自己完全融入好莱坞电影文化,还是刘别谦最成功,他不仅导演出色,甚至在1935年执掌派拉蒙公司,权倾一时。从导演做到老板,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不过刘别谦很快放弃了这个令无数人垂涎欲滴的职位,继续干他的导演去了,大概他也知道自己的真正才华所在吧,否则,我们哪里还可以看到《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生存还是毁灭》及《天堂可以等待》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