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诗歌呼唤良知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9:29 新京报

  诗歌发展到今天,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没落,不能一言以蔽之,经过众多诗人的不懈努力,确实造就了一些好诗,但是,她的没落,也是看得见的,让人痛心甚至心寒的,其中突出的一点,便是良知的丧失。

  艺术的殿堂应该丰富多彩,有雄关飞度,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两情相悦,可以是重大事件,立场问题,也可以是茶余饭后,心灵独舞。但事实上我们却太容易走极端了。
过去“崇高”,现在就“崇低”,过去“抒情”,现在就“零度”,过去“诗言志”,现在就“诗言体”,一段时期“主题先行”,现在就“诗到语言为止”,这些提法本来是有针对性的,对打开“诗路”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问题是一传到后来就常常变成了走极端,非此即彼。优秀的艺术品应该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对于这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们的诗人却往往视而不见。形式是外衣,内涵是灵魂,难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只有形体而没有灵魂,是多么可怕的行尸走肉。良知,是灵魂中最耀眼的一道电光。

  艺术是自由的,开放的,多元的,但也是要求有担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和抽空了“诗”的肌质式的承担固然不是诗人和诗歌所要做的,但是作为诗人,应该代表社会的良心,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当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在场的时候,我们回避,缺席,需要我们发言的时候,我们沉默,粉饰,这正常吗?在今天,我们的诗人已经趋之若鹜地变得陶醉于暴露,媚俗,低下,模仿,小资式的小趣味,小聪明,热衷于圈子化的非诗的吹捧、炒作,捞取一点点可怜的名利,而对有些本该关注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常听有的诗人说:有些东西不是诗歌可为的,这话听起来至少是有些道理的,问题是如果你没有以诗歌为之,那么你以其它可为的方式为之了吗?如果也没有,那这句话就只是一句遁词。而且,我还要说的是,真的绝对不可为吗?

  诗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没落,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众多的历史的现实的内在的外在的原因。

  就现实土壤来说,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滑坡,对诗人造成必然的影响。而本来,对于作为艺术前卫的诗歌的创造者和社会良心的代表者的诗人,需要保持清醒和独立,需要具有现实批判的勇气和扮演先知的自觉,而不应随波逐流。“诗言志”,这里的志,不单指志向,其含义要深广得多,包括人的人格操守,基于某种价值尺度的对世界的认识。志,士之心也。一名真正的士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诗歌千变万变,是否有一种元素始终不变?

  从历史承传来说,由于一个时期的特殊原因,我们的思想被禁锢得太死了,一旦挣脱出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砸和丢,舍弃了需要舍弃的东西,同时也舍弃了不应舍弃的东西,连可贵的诗歌精神也被我们一起毁了。就像有的人以不惜揪斗鲁迅来出名,而这个时代却越来越需要鲁迅了一样。

  我们对西方一些艺术大师的学习,就常常只注重技巧,而忽视了其他。我们是否缺乏一种“耶稣受难”式的济世精神和现实情怀?一种大师们所具有的对人类命运的审视?我们临屏艾略特的玄奥,是否注意到了他的经典之作《四首四重奏》里“但是世界却怀着渴望”“受伤的医生挥动着钢刀,细心探究发病的部位”?赞叹叶芝的唯美,是否读懂了他对善恶、生死、美丑、灵肉的参透?对萨特,我们常津津乐道于他的生活方式,又是否更愿意知道他是个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畏权势为理想和正义而战斗的勇士,关注大众和弱者的为民请命者,历史上第一个为立场自愿拒领诺贝尔奖的人?对他的“人的存在是自由的”的哲学精髓又领悟了多少?

  从诗歌的话语权对诗歌的影响来看,不正常的诗歌话语权误导着诗歌。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劣诗?都说诗歌已经丧失了标准,其实标准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像格律那样明显,而是隐隐约约,但绝对存在。如果说一首一等诗歌和一首二等诗歌是不好分辨的,那么一首一等诗歌和一首四等诗歌则还是泾渭分明的,读一遍凭直觉都掂得出。奇怪的是,我们的一些掌有话语权的诗歌刊物包括大牌刊物和一些评论家,却像喝醉了酒一样,一些从技巧到内涵都莫名所以不敢恭维的东西却被他们奉为宝物,捧上了天,这在无形中给人错觉:原来这就是好诗啊?诗歌就应该这样弄啊?一些优秀的诗人和诗歌反倒被遮蔽。这些刊物的编辑和评论家让人怀疑、鄙视甚至愤怒。对诗歌,他们是有罪的。诗评家、诗人朱子庆先生在《与诗歌的庸俗和平庸作斗争》和《几多硕博捧劣诗》里就痛斥了这种现象。遗憾的是这种敢说真话的人不多,就连他自己,现在也似乎妥协了。可见这个语境的强大和危害。

  当然,原因也许还不止这些。那么,这种现状是否就真的不可疏导?不可改变?不可重塑?诗人和诗歌真的只能随世沉浮?不,只要我们回头眺望,就会发现,茫茫旷野,仍有特立独行的身影,他们也常是付出更大代价的人……

  行文至此,我不由想起米沃什在《歌》中写的:大地啊,别遗弃我。也似乎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唤:诗人啊,别遗弃我!而还有一个声音则在说:诗人啊,是谁遗弃了你!

  也许,要离去的终归离去,要回来的终归回来。

  刘大程(广东诗人)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