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红色追击令》让我们关注影视经济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1:43 黑龙江日报

  22集谍战悬疑剧《红色追击令》自7月中旬在哈尔滨开拍以来,剧组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哈市的大街小巷,这不仅让热爱表演的哈尔滨人过足了戏瘾,也让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建筑和街景,通过导演独特的镜头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近日,记者白天和深夜连续两次到正在日夜抢戏的剧组采访,发现他们的到来给哈尔滨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不该忽视的“剧组经济”

  《红色追击令》讲述了新中国诞生前夕,国共两党在北方谍报战线上的较量,由此引出了一段爱恨情愁而又迷雾重重的故事。实力派演员李幼斌和以演苦情戏出名的朱媛媛在剧中扮演一对情侣。

  10日上午,记者找到了正在哈市亚麻厂附近的体育场拍戏的剧组,远远的就看见几辆大型车停在路边,周围都是围观群众。剧组正在拍摄李幼斌过马路的一个镜头,两位剧务刚拦住马路一头,一辆三轮车就闯过来,剧务一边致歉一边阻止,想不到三轮车主并不买账,大声嚷着说:“这是我家,你还不让我进院啊!”好说歹说也没拦住,没办法,只得重拍!看来,剧组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神气啊!

  记者同一位常年为各剧组开设备车的司机聊了起来,他说:“一部影视剧的拍摄,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譬如我们这个剧组,100多人,每人每天起码要花费60元,三个月就是近60万元。这还不包括大头,譬如宾馆和场地的租用费、道具的费用、来回的交通费、群众演员和场工的费用等等,其实拍摄器材如果哈尔滨当地有公司提供,我们也不用大老远从北京带来了。有关拍摄的后勤生意哈尔滨人都可以做,但是你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这位司机透露,不少省市已经注意到了影视拍摄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浙江成立了专门的影视基地,青岛则吸引了不少民间资本,专门经营拍摄的后勤生意。一些拍摄专业公司几乎可以提供一切服务,从摄影器材到布景搭建,包括灯光、音响、汽车、服装、演员甚至剪辑等后期制作,都可以在当地进行,所有设备和北京一个价格,制作公司只要带队伍去就行了。不可小瞧的群众演员

  哈尔滨人爱热闹,更爱参与影视表演,这给剧组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身穿长袍的老人告诉记者,担任这部剧的群众演员能有好几百人,上至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下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他在这部剧中演过路人和战犯,并一再强调说:“战犯可不是谁都能演的,那都是

国民党师级以上的军官,怎么着也得相貌堂堂啊。”

  省妇联退休职工黄戈讲起群众演员的趣事津津有味:“群众演员可不好当!首先要遵守时间,有时剧组早晨四点就拍戏,晚上拍到后半夜两三点,连公共汽车都没有,但你也得准时。其次要听从指挥,有人穿上剧组给的衣服,又自以为是地配了顶帽子,结果被导演大骂一通;有人拍着拍着手机响了,被赶了出去;有人在候场时睡着了,同步录音里传出了他的呼噜声,当然少不了被修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会表演,许多人平时眉飞色舞的,一到镜头前就傻,眼睛老往镜头看,当然就穿帮了!还有一两句台词的,没学过表演的人想要说的真实自然,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还真是不容易……”

  正说着,主角李幼斌竟然在现场骂起了人,大意是: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赶紧叫他们(脏话省去)……黄戈听了,连连对记者解释说:“他平时人挺好的,我要他签名也给签了,可能是压力太大了!”看看,堂堂一个专业演员,还没有哈尔滨一个群众演员有集体主义观念呢!导演的“老哈尔滨”情结

  《红色追击令》的导演李骏曾拍摄过《上海往事》、《中国式结婚》等,是与娄烨、王小帅同班的第六代导演。为了采访他,记者于晚上十点赶到了剧组的另一拍摄地———波特曼西餐厅。

  外表儒雅的李骏对一座城市的建筑和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他说:“这是一部讲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反特故事,以往拍这样的戏,几乎无一例外会在上海取景,但我觉得哈尔滨更适合这部戏的拍摄质感。她不像上海那样浮华,由于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她的气质更加敦厚和质朴,城市的建筑、街道,包括一些小小的咖啡馆,都散发着一种朴素的艺术气息,这正是我想要的。”

  因为对哈尔滨的喜爱,也让李骏生出许多遗憾:“哈尔滨与我想象中的还有差距:许多老建筑被拆得七零八落,跟新建筑的协调感很差,树木、绿地和街心花园少得可怜,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一楼都变成了商店……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出了很多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城市,应该是一个雍容大度的地方,但是她却有些无序,街上噪音不断,行人乱闯红灯,车辆你争我抢……通过镜头,我可以找回‘老哈尔滨’的气质和感觉,但是在现实中,她更像一锅‘东北炖菜’,而非人们想象中的带有中国风情的西餐。”

  听说哈尔滨正在搞城市建设,李骏建议说:“哈尔滨要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就应该让她的城市文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中西合璧的移民文化再浓厚些。”

  新闻链接

  云南成为省外剧组的“天然摄影棚”

  据新华社电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云南已经成为省外剧组热衷的“天然摄影棚”。据悉,2003年在云南拍摄的影视剧已经超过70部,“剧组不断、明星常来”成为云南的又一大特色。

  2001年至2003年期间,《周渔的火车》《玉观音》《美人草》《我爱天上人间》《好大一对羊》《文成公主》《天龙八部》《一米阳光》《绝对隐私》《滴血翡翠》等影视作品就取景云南;2004年,省外剧组在云南拍摄的影视作品达到30多部,其中有《德拉姆》《沃土》《铁色高原》《千里走单骑》《无极》《神话》《花街少女》等力作;进入2005年,省外一批影视剧组再次来到云南安营扎寨,紧锣密鼓拍摄新片,其中包括央视大片《逐日英雄》《任长霞》、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的重头戏《小街大事》,青年电影制片厂的重点影片《芳香之旅》。

  (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宁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