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李小林:晚上不怕电话再响了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1:57 今晚报

  随同冯骥才一行,记者走进了这座老式洋房。这里正是巴金生活了五十年的家,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最长的地方。能够走进故居,记者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是一代文学巨匠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此时此刻心里是不舒服的,因为心目中向往的那位老人已经不在了。

  走进巴金故居给人的感觉只有简朴。门前的小院四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环境很幽静。行礼后,李小林将大家请进了客厅。这里是巴金接待客人的地方,不大,光线也并不好,
四面是老式的沙发,进厅右边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巴金的彩色照片,玫瑰丛中的老人平和安详,左边是一排大书橱,大致摆放的有《巴金全集》、《家》、《春》、《秋》还有萧乾夫人文洁若写巴金与萧乾的《俩个老头》。连着客厅的廊子上摆放着一张老式的椅子,小林对大家说,这是父亲常住的地方,因为廊子外面有一块草地,他的书室在楼上,但他总是在廊子上工作,因为比较明亮,视野也会开阔。

  在与小林的交谈中,冯骥才一直说的话就是要保重身体。“这一次见你瘦了很多,以前你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巴老在一起,现在巴老走了,你肯定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养,让自己松弛下来。”李小林对冯骥才讲,父亲去世前两天时思维特别的清晰,“那几天总是看着我说‘我……我……’,像是要和我说些什么,我明白他的意思,就对他说‘别说了,我全都知道’。”李小林说,父亲的心脏特别强,即便是在大出血的时候,心脏跳动都是特别有力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夫们才一次又一次将父亲抢救了过来。

  和冯骥才的谈话中,说到如何给大家提供一个永远怀念巴金的处所时,小林流露出想将现在居住的地方腾出来,设立为一个纪念馆。小林说,不要在四川建什么纪念馆了,父亲生前有这个想法,毕竟也不在那里住了,建了就太假了,“这里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55年至今,整整50年的时间了。”冯骥才认为在故居建博物馆就要保持原貌才好。

  小林最后会按照父亲遗愿,将骨灰和母亲的一起撒入大海,但选择什么时间没有确定。说到这里,显出疲惫的她说:“以前我最怕晚上接电话,晚上一听到电话铃声响,心里就会非常紧张,现在好了,我再也不怕了……”

  随同而来的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李小林,巴金先生的著作新版《随想录》原定印刷1万册目前已加印了3万册,小林对出版社的工作表示感谢。

  临别时,冯骥才轻轻拍着小林的肩膀:“一定要坚强,要多保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