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勤传“道”苦“奋”斗 立典“范”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4:52 新民晚报

  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草坪上竖立起3位新闻界前辈的塑像,他们是陈望道、邹韬奋、范长江。今天是第6届中国记者节,让我们一起回望新闻的历史天空,看一看这3位前辈走过的路。

  好学力行 陈望道

  怎样成为新闻人?陈望道在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的时候,言传身教,留下了许多故事。这位《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位中文全译者在1940年正式担任系主任后,就把“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作为指导原则。

  1943年4月,复旦新闻系讨论“系训”,有教授提出“打成一片”,立刻受到同学的欢迎,觉得一是通俗易懂,二是强调了新闻记者必须和人民站在一起。眼看要举手通过了,沉吟半天的陈望道提出“好学力行”四字,认为这才是对新闻人更根本的要求。最后,陈望道的提议获得通过。

  自1943年秋始,陈望道在系内倡导每周六举办“新闻晚会”,从“欧洲为什么开辟第

二战场”到“日本为什么投降”,甚至专论过“历史有情还是无情”。到1946年6月,这样的“新闻晚会”共举办过110次,成为新闻系的一项传统活动。

  屡封屡战 邹韬奋

  新闻人都知道“韬奋新闻奖”,它与

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奖并称我国四项最高新闻奖项。能荣摘“韬奋新闻奖”的新闻人,必须是德绩双馨,即人品、文品都好,因邹韬奋本人就是一个人品好、文品也好的人。

  有句话叫做“屡败屡战”,而韬奋的办报(刊)经历是“屡封屡战”——他从来就没有失败过。他的一生中,前后创办和主编过“六刊一报”,其中《生活》周刊是邹韬奋主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刊物。韬奋的“人品好”首先体现在他坚持不懈地办进步报刊。那时正是国民党对左翼及进步文化事业进行疯狂迫害和摧残的时候。他三次流亡,一次坐牢,到1941年2月止,56家生活书店分店被封了55家,他却始终站在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

  人品好还体现在“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从接办《生活》周刊起,他就增辟《读者信箱》专栏,专门登载群众来信和自己写的“简复”,反映读者的呼声,为读者答疑解难。读者来信往往每天达百封以上,有人曾建议印一个简便的统一的复信答复读者,邹韬奋坚决不同意。

  韬奋在新闻出版方面,还是个“勤才”,文品极好。《生活》周刊初创时,编辑部的全部工作,包括编辑、撰稿、复信等,全都由韬奋一人承担。

  跑得勤快 范长江

  在复旦新闻学院草坪上瞻仰3位新闻界前辈塑像时,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小赵正坐在草坪上看书,她说:“采访当学范长江,做记者跑得勤快,跑在别人前面,永远是很重要的。”

  范长江是抗战期间最负盛名的记者,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留下了两本书,给新闻人留下了两笔宝贵的财富。《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是范长江“跑得勤快”的成果。1935年7月始,年仅25岁的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公里,足迹遍布川、陕、青、甘、宁(夏)等地区,将所见所闻写成“旅行通讯”。这些通讯第一次透露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真实情况。

  1936年秋冬,范长江正在内蒙古及绥远前线采访,“西安事变”后,他从内蒙古赶赴西安,见到了周恩来。1937年2月6日他从西安乘车到延安采访,毛泽东与他作了彻夜长谈。此后他回到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在《国闻周报》上发表《陕北之行》。“跑在别人前面”使范长江成为当时从国民党统治区进入延安采访的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他最早报道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的真相,也第一次向人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内主张和平统一,对外主张团结御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报记者金志刚

  长江先生:

  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

  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藉供参考,可能时祈为发布。甚盼时赐教言,匡我不逮。

  敬颂撰祺!

  弟毛泽东

  (1937年)3月29日24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草坪上竖立起3位新闻界前辈的塑像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一封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亲笔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