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红学家搞学术批评需严谨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8:29 新京报

  日前,《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孙玉明先生在今年第十期《艺术评论》中批评《红楼望月》作者、著名作家刘心武说:新索隐派的第二大误区是“生造”,比如刘心武说“《红楼梦》有些回是有回前诗的,有些是没有回前诗的,因为《红楼梦》是作者未完成的稿子,他还没有来得及补上”。孙玉明先生说,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虽然有了回前诗会对新索隐派的学说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诗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的确不是生造就能有的。惟有一个版本的第七回(按:网络转载,或为第二
回之误)篇首有类似诗的几句话,但那并不是回前诗,而是别人加的批语,是脂砚斋的评述。仅凭这个就将一百多回的《红楼梦》造出一百多首诗来,很有些不可理喻。

  笔者看后大为吃惊:刘心武关于回前诗问题的说法没错呀!

  “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这是孙玉明先生的原话还是记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关注《红楼梦》版本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很多早期抄本都有回前诗,红学家蔡义江的先生的名著《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就有“脂本石头记回前诗选评”一题,在修订版《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更是将这些回前诗等同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其他诗词,加以注释和鉴赏。如果蔡先生也是一家之言的话,那么冯其庸先生负责、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又如何?“红研所本”第四回校记:“此回梦稿本(按:还有列藏本)有回前诗: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第六回校记:“此回己卯、梦稿、戚序、舒序本有回前诗: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第七回校记:“此回甲戌本有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第八回校记:“此回甲戌本有回前诗: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这些难道都不是回前诗?笔者就此事情也询问了一些朋友,没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好向孙玉明先生本人请教。孙先生在电话中答复笔者:他不认为我举的那些诗是曹雪芹所写的回前诗,我问他:第二回回前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此诗有脂砚斋批语(曹雪芹亲友在《红楼梦》早期抄本中加的批语,简称“脂批”):“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难道这也不是曹雪芹的回前诗?孙先生回答说这也不是,他准备写文章辨析。既是如此,我们只能静候他的文章了。

  其实有脂批的回前诗也不只这一处。第十七至十八回回前诗曰:“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也有批语。“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如果说这是脂批作者自己写诗再自评自赞,恐怕也很难让人理解。

  笔者对孙先生批评刘心武的一些看法颇为赞同,但个人以为此处孙玉明先生太过武断,而刘心武的言辞至少在这里是没有问题的。

  联想到前些时候红学家周思源批评陈林的话(《周思源谈<红楼梦>作者为曹頫的观点站不住脚》———2005年6月29日《新京报》),虽然总体上笔者颇为认同,但也同样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周思源表示,说作者是曹雪芹的主要证据就是和曹雪芹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在文章中提到过这一问题。比如敦诚、敦敏说过,那么就要证明他们说的是不正确的,或者这个话敦诚、敦敏根本就没有说过。”而实际上从目前的资料看敦诚、敦敏确实没说过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话(说这话的是永忠和明义)。

  在此笔者诚恳地希望红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话严谨些,毕竟《红楼梦》是古典名著,熟悉的人太多,一方面批评他人,另一方面自己却连出硬伤,不仅授人以柄,也令人遗憾。

  于鹏(北京学者)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