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金钟闭幕:艺术回响羊城 后年再相约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1:23 南方网

  南方网讯“每一次离别,总像去去就来;每一次相逢,仿佛永不分开。”这是26岁的沈阳姑娘——本届金钟奖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吴娜决赛曲目《我心永爱》的歌词。昨晚(16日),第五届金钟奖在广州落幕;两年后,金钟奖将再约会广州。上面这句歌词,仿佛表达了金钟奖与广州的不解之缘。

  竞技:最高最低相差零点零几

  昨天上午10时,星海音乐厅。在台下数十位决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的屏息期待中,中国音协副秘书长段五一公布了第五届金钟奖3个表演项目的获奖名单。一瞬间,台下没有掌声,也没有欢呼,大厅只有一片静默。

  在这静默背后,是19名声乐选手、10名古筝选手、9名大提琴选手几个月来向全国音乐界最高专家大奖金钟奖冲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自11月9日金钟奖战幕开启以来,他们历经了复赛、半决赛、决赛3轮严峻考验,从14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金奖获得者吴娜(声乐)、王红星(声乐)、任洁(古筝)、吕冰夏(大提琴)说了相同的一句话:“我没有想过会拿到金奖。”不久前在沈阳,任洁刚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比赛中得了金奖,不少昔日的对手又在金钟奖的赛场上再次交手,其中就有银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的范冉。每一次比赛都是无尽的悬念,任洁说,“只要谁有一点点疏忽大意,说不定就排到后面去了。”

  决战金钟奖究竟有多困难?金钟奖组委会副主任徐沛东以声乐决赛举了个例子: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只相差零点零几,有两位选手的得分甚至排到小数点后4位数字才分出高下。“水平之整齐、竞争之激烈,在全国大赛中是极其罕见的。”吴娜的感受是,她参加的所有全国大赛中,金钟奖最富挑战性,因为比赛场地没有麦克风。星海音乐厅的音响效果“让选手呼吸的微弱变化都会毫无遮掩地在观众和评委面前放大一百倍。”

  成长:从未能入围到获得银奖

  吴娜曾连续3年参加金钟奖。前年她得了铜奖,去年她拿到了银奖,今年终于梦想成真拔得头筹。“我可能比其他选手进步多一点。”吴娜淡淡地说。

  获得声乐银奖的星海音乐学院学生张文巍,今年也是第三次参加比赛。头两回由于各种原因,他连复赛的资格都没有获得。正如徐沛东说,“有很多老面孔,我们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

  南京女孩任洁的古筝金奖,是用近乎狂热的执著和勤奋换来的——今年夏天备赛期间,她一天练习古筝的时间最多达到了12个小时。相比而言,年仅17岁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就拿到金奖的北京女孩——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吕冰夏就太幸运了。这个11岁才开始学习大提琴的女孩,仅用6年时间就从平地飞上巅峰。金钟奖让她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生来就应该是搞音乐的。”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换来命运的眷顾。决赛前夕,中央音乐学院一名大提琴选手由于练习过度,导致手臂肌肉劳损,不得不忍痛放弃比赛。最后他获得了全场唯一得零分的优秀奖。一名两次参加声乐比赛都未能进入决赛的选手说,今年的失败又一次让他体会到什么叫艺术的残酷。

  金钟奖还让中国音乐教育界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大提琴评委叶小纲指出,选手们在强调乐器配合和协作的室内乐训练上严重匮乏,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音准不够。决赛的时候,他为一位选手记录了出错的次数,每次音准出问题,他就在评卷上划一笔,一场比赛下来,他划了整整7个“正”字。

  声乐评委徐沛东和古筝评委何占豪都对部分选手在表演时过于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示反感。综合修养缺乏、艺术形象表现不生动不到位、过于重视细节而缺乏整体把握……评委们说,获得肯定固然可喜,发现问题意义更大。

  生活:广州给了我一个新的家

  今年比赛期间,组委会紧凑合理、张弛结合的组织工作得到了选手和评委的交口称赞。而首度尝试让选手住进广州寻常百姓家,是今年金钟奖组织工作上的最大亮点之一。

  在临时组建的“家庭”里,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感受到异乡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志愿者家庭的“家长”们为迎合选手的口味,每天的饭菜都想着法子变花样;;为了让选手们做好比赛的准备,“家长”们把自己子女的房间腾出来作琴房;有的“家长”为选手办理了短期人身意外保险,有的“家长”休假两周当专职司机全程伴随……“没想到广州是一座这么富有人情味的城市!”来自吉林的大提琴选手金华由衷赞叹。

  古筝选手、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陈窈在广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26岁生日。11月11日中午,组委会工作人员带着生日

蛋糕、手捧鲜花,突然出现在暨南大学家属区志愿者倪老师的家中,为陈窈唱起生日歌。忙于学业、从不过生日的陈窈当场眼圈就红了。

  获得大提琴比赛铜奖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李若迪说,金钟奖给了选手一个新的“家”,让人感觉很放松很温暖。她的“临时家长”蒋女士每次看她比赛心都提到嗓子眼,比李若迪本人还紧张。蒋女士说,这两天邻居们一见面就问我,金钟奖进行到哪个环节啦?若迪表现怎么样?昨日到蒋女士家中探望的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说,这是金钟奖在广州深入人心的最生动的体现。

  展望:两年后再和金钟奖相约

  从2003年金钟奖在广州开辟永久“根据地”,到去年第四届向纵深发展,再到今年第五届金钟奖品牌效应突出显现,金钟奖的组织工作和社会影响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往凌晨4时就开始有市民在派票处排起长龙领观摩票的现象今年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组委会首次试行网上赠票。4000张比赛观摩票引来了6600多人上网登记索取,市民们对观摩比赛的渴望犹胜去年,从顺德、南海、肇庆赶来观看比赛的音乐爱好者络绎不绝。今年,30场表演赛的上座率达到90%,超过了往年的80%,但场地内更加安静了。广州观众的素质给评委和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比赛期间,4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约20万人参与:在灯火辉煌的英雄广场,400名业余合唱队员齐声唱响《金钟之歌》,旋律回荡在夜空;在番禺冼星海纪念馆,市民们在金钟奖的论坛上高唱“咸水歌”,呼吁挽救广东民谣和优秀民间音乐文化;金钟奖比赛期间,广州第一部原创音乐剧《星》连演8场,火爆全城……

  今年金钟奖的落幕,也留下了许多悬念:2007年广州歌剧院落成后声乐选手会否在这座崭新的艺术殿堂内纵情高歌?两年后我们能否看到异国的面孔出现在金钟奖的舞台上与中国选手羊城论剑?流行音乐单独设项后会在全国喜爱唱歌的年轻人中引起怎样的反响?还有,我们能否如徐沛东所预想的那样,每年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可以收看到央视播出的金钟奖主题音乐会?

  音乐的梦想还在延伸。我们与“金钟奖”相约在2007年。

  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