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谁的战争,谁的存亡?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12:11 上海青年报

  于是

  最近,台湾作家侯文咏的长篇小说《白色巨塔》显身大陆图书市场,据编辑介绍,这部小说早于1998年写成,但刚刚被引进到大陆地区,必定也是托了众星云集的电视剧的福。

  而日本版的《白色巨塔》原作出版于40年前,作者山崎丰子是日本战后十大社会派女
作家之一,事实上,我们去年看到的为了纪念富士电视台建台45周年献出的剧集已经是日本第五次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了。如此说来,书名的原创权显然属于山崎女士,“白色巨塔”取自“白色象牙塔”,寓意医疗业界某种超难改变和推翻的机制,其创意构思也自山崎女士笔下始获生命。随着五次影视翻拍,白色巨塔也越来越贴近时代,扩张了原著的内涵。

  两者一新一旧都聚焦于“医疗业黑幕”的写实写法,共同点很多,尤其权力争斗的方法可能是千百年来万变不离其宗。我原本认为侯的版本是一种变相的剽窃,但中国台湾和日本都无此公案,所以这次仔细阅读了侯文咏的《白色巨塔》,发现了不少新鲜之处,是台湾医疗现况的浓缩写照,这显然就是令我(或许还有山崎女士吧)哑口无言的原因了。

  小说主人公外科医师苏怡华和麻醉科医师关欣是安守本分的年轻医师,专业一流,也不耗费心机往上爬;但人在江湖,被迫卷入争夺院长地位的“争战”中,虽然表面上因此得到升迁,但实质上仍是他人的棋子,关欣就因此做了替罪羔羊。这两人的爱情也成了牺牲品。巨塔里还有众多无奈的灵魂,和脑中风的外科唐主任相比,邱庆成大起大落的经历更令人唏嘘。一场院长争夺赛却阻断了不少精英的前途,甚至毁了信心和良心。也令多位优秀医师在争霸赛中丑态尽现,晚节不保。

  既然我最关心的是这两本巨塔小说的差别之处,那么也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侯文咏的版本更多关注个体在“他人的战争”中的内心挣扎,尤其是费了笔墨描摹苏怡华受人摆布的万般无奈。死于癌症的年轻医师陈宽曾对苏怡华说:如果这是场他人的战争,那我宁可为了自己战斗而死,也不愿在街边无助哭泣。这恐怕就是这本书的主题所在了,将纠结欲望的大型机构中的荒谬伦理一览无遗。蛛网一般的“机构”人事伦理似乎在任何国家都是难以避免的。

  而日本版的巨塔更深一层,在内心进行医德和人性善恶的挣扎,强调的是个人精英如何与巨塔状的沉重现实做抗争,一方面是修炼专业直至无人可比,一方面是精通巨塔伦理的游戏规则,先发制人,奠定权力基础———既然要承认是这样的现实,就要努力占有主动权,只有拥有权力才能更好地施展手脚,救助更多病人。也就是说,“独善其身”的哲学在白色巨塔里是远远不够的,甚而会成为施展医术、完成理想的阻碍。这种精英霸权的想法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故事的悲剧性结尾还是告诉我们:现实和理想有时无法和谐,某些超人、精英———也无法在野心和良心、医术和权术之间游刃有余。因而,山崎女士的著作具有更深的延展性,更强大的张力,是超出医疗业的,是对人性的拷问。

  搁下两个版本不谈,医疗业的这些弊端又岂止是在医疗业而已?不少人津津有味看完这部作品,是因为对权势争斗这种悲剧有深刻的共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