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网络文化,你唐突了谁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5:12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逄金一

  网络在1969年11月21日中午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甚至只是一个没有人会预期出生的胎儿。当时,6名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实验室,将一台计算机同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连通。他们也未意识到,这不仅是连通了两台电脑,更重要的是宣告了计算机网络时代即将到来。

  网络在2005年的今天,已经是一个生猛的巨人。他纵横四海,力大无穷,声震天下。他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果实累累。网络文化就是这个巨人的精气神,就是这棵大树之上散发出诱人香味的繁花。它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唐突了传统文化;同时,又与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唐突了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

  这种唐突不仅仅是简单的冲突,它还是一种可以提升我们的个体自我与社会大我的难得的历史“艳遇”。

  我们可以把

传统文化定位于“贵族文化”,而把网络文化定位于“平民文化”——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论。传统的三大传播媒体(报刊、广播、电视)是一种由上而下、以少对多的带有强制性的金字塔结构,来自底层的信息反馈被逐步整合甚至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也是一种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体现了一种现实中的不平等性。而网络文化则正相反,它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体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平等性。所谓开放,是指上至显要,下到平民,只要您愿意,随时可以融入其中,只要身边有一台电脑;而自由则指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的参与网络文化的制造、传播(比如
木子美
与“
芙蓉
姐姐”的自主参与)。当然,这种自由带来的不仅是民主、平等,也有无序和混乱,有的甚至超越了传统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网络文化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出现的,因而它与传统文化有天然的不同,但同时,它又是孕育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与传统文化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有专家把网络文化唐突传统文化的积极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文化制造、传播、扩散过程中的“平民化”和平等性增强;第二,除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外,形成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的第四类传媒;第三,由于提供了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人们成就和发展事业有了新的途径;第四,网络文化的空前地开放、自由和互动,对传统的法律及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不断对其反思、修改和完善。

  诚哉斯言!善哉斯言!没有把网络文化一棍子打死,已属智者之见,更提出网络文化的开放、自由、互动特征等,并预言人类的传统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条文在今后的时日里会随着网络的发展有所改变,这真是不凡之见。而我们的很多文化工作者,往往只看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产生了许多本不该有的误会。

  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西方社会最新舶来品,在给我们带来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与本民族文化特色大相径庭的西方异质文化。二者之间冲突、对抗的焦点首先表现在语言和文字上。有人统计说,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以至于学习电脑、使用电脑必须学习英文,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美国文化”(语言之中也暗含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英语甚至成为了非英语国家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的瓶颈。

  这种唐突还反映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外来“文化殖民”、“文化霸权”倾向的对抗中。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就曾提醒我们: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型“网络战争”。有资料说,德国在1997年开始德语网络的研究,试图将德文打入国际互联网络,一来在这个充满无限商机的新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来对抗美国文化的入侵;法国政府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络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文;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神速的日本一直是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他们也担心自己的大和文化被淹没在互联网络的茫茫英文信息里,因而也在加紧建设本国的网络环境。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这是每一个国家赖以自存和自我认证的精神支柱。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文化本身已经以自己独特的游戏规则不断地唐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脆弱的神经,现在又出现了网络文化这个新生事物,不能不让我们再次提高警惕的级别。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大国,历史上也曾不止一次成功狙击、整合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网络文化的唐突,开放中的中华民族同样会取得最后的决定性胜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