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想看有灵魂的戏说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7:5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前几天打开电视,满目里又全是熟悉的“和珅”与“纪晓岚”,好几个省的卫视在黄金时段同时播放《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部。“和珅”还是那个“和珅”,“纪晓岚”套路还是那个套路,我真的很佩服编剧和演员的韧性,居然能咬牙把一个题材坚持近百集。

  有人把《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古装喜剧归类于戏说现象而大加指责,这似乎有些牵强。因为戏说这个词,至今还没有专家出来作明确的定义,也尚未形
成一个权威的解释。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戏说似乎可以理解为戏剧性地说或以游戏的态度说。但是不管是以戏剧所特有的属性去说,还是以游戏态度去荒唐、怪诞的说,根本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这仿佛与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质属性并不矛盾。所以我想,文艺作品似乎不应以戏说与否论优劣。

  从大的角度看,除了新闻题材以外,凡是文艺作品都有戏说的成分。《三国演义》跟《三国志》比起来,是对《三国志》的一种戏说;《红楼梦》跟现实背景比起来,也是戏说。《聊斋志异》、《水浒传》与《西游记》就更不要说了。这些文艺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些经典名著恰恰是因为其中的“戏说”。事实上,即便是以忠于事实自诩的正剧或正史,其间也难免穿插想当然的推断。作为物化或消失的历史,没有人能够完全再现其真实,后世只能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者的思维模式了解历史。

  没有任何文化现象是纯粹偶然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能够接二连三地拍摄续集,自有它生存的道理,那就是观众喜欢看,大概是这部电视剧构思的初衷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观众渴望戏说的神经,可惜戏说的影子只是惊鸿一现,随即被浅薄的搞笑与浓重的“吾皇万岁”、“奴才站惯了”销蚀得一干二净。观众的收视率恐怕是决定一部电视剧是否续拍的关键之所在,然而,这也是造成电视剧重情节而轻视艺术质量的重要原因。当戏已变成纯粹的迎合收视率,而不再是戏的本身的时候,戏就只能沦为一种“做戏”式的行为模式。这也是眼下荧屏上胡说、瞎说日多,道德、信仰和精神内涵日少的缘故。优秀的戏说也不是没有,比如《神医喜来乐》,以清末民初的一个乡野郎中在民间和宫廷的诙谐经历,折射出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背景和人生的沉重及生活的艰难,一播放立即受到热烈欢迎,但是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之所以经典的文艺作品大部分存在戏说,之所以老百姓喜欢戏说,不外乎是因为戏说的形式吸引人。情节跌宕起伏大的故事谁不爱看?而且其中折射的世相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从诗经里的硕鼠到今天的故事性小品文,足以证明戏说生命力之强大,虽经历数千年的世事更迭和思想变迁而始终没有消亡。且不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是否真的是满纸荒唐言,也不说科举50多年屡试不第的蒲松龄笔下的妖鬼狐仙是否真的是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单就观众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作品一个命题,也有一个戏应该怎么说的问题。真正的戏说,不是为迎合低俗胡编乱说,而是寓理于情节,把真善美和丑拙鄙陋变通成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我想,世界上在正经事、正常事之外,添一点戏应该非但无过,而且是大好事,问题不过在于戏该怎样说才能雅俗共赏。

  人生其实是厚重的,戏说也是。大家反感的只是胡说、瞎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说。我就非常想看戏说,但一定是有灵魂的戏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