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我喜欢北方口味的文章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26 南方都市报

  历史新读

  李零(学者)

  张鸣是读近现代史的,和我不一样。我读古代,事儿离得远,不但光辉灿烂比较多,还有麻痹神经、消愁解闷的奇异功效。近现代,距离太近,就和昨天一样,联想太直接,
常令人有切肤之痛。读他的书,我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历史的坏脾气”。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在美国,听留学生痛说近代史,痛说现代史,云山雾罩,不知症结何在(“白毛女”的回忆录,到处都是)。后来明白了,倒也简单,无非是吃后悔药,什么都倒着读,就全都顺了。革命不如改良,改良不如保皇;皇上走了,孙中山太专制,军阀才是民主先驱;中国最好四分五裂,到处独立,重建联邦制——像人家美国一样。张鸣上来就讲军阀,我得看看,果然写得好玩。中国怎么搞民主(炮火中的民主——让我想到伊拉克),原来就是这帮东西。还有,1958年的高校“大跃进”,那不就是咱们身边的事吗?我跟张鸣说,人大院里旧食堂,“人民大学的明天”,那幅画不久前还在(当然,那也是十多年前了)。中关村,北四环的北边,也有科学院的古迹(诗画满墙的古迹)。还有,他讲私塾,我也浮想联翩,想起我在老家当老师。我的学生,知书不多,但很达礼,干活也特别卖力。老师是村中的体面人,红白喜事,要帮着写对联,写礼账,然后可以白吃一顿,还揣点糕、馍往回走……

  和他的人相比,此书已经算得上心平气和了。

  史家应该心平气和。

  不过,我对张鸣的注意,最初还是文笔。

  他的文章,本色是东北话,我爱读。研究方言的专家说,北京话和东北话,两者有不解之缘。其实何只这些,

幽默也往往相通。

  张鸣的书,很多是给报章写的短文,简练精悍。和他的文章相比,我的文章偏长,句子偏短。我老根据语感截句子,句子短到不能再短(快成《诗经》了),有时碎了点。节奏也因此快了点,好像满嘴跑舌头。长,也是我想避免的。

  向张鸣同志学习。

  近现代,风从海上来,南方人得风气之先,革命党人,文学家,尽是南方人。从前,我在中学里,非常崇拜五四文学,特别是诗,但怎么模仿都学不像。原因很简单,那都是南方人写的。狂飚社,很多是山西人,但写诗写小说,全是南方人的腔调。比如,高沐鸿写我父亲的小说《少年先锋》,就是这种味道。最近,网上吵,南方人说,北方有霸权,自从中国的首都搬回北京,北京和北方就牛起来;北京相声、东北小品,简直受不了;凭什么非拿北京话当普通话,还让他们趁机走私,直接把北京土话往里塞。南方人,自己的土话,上不了台面,加学普通话,已经吃亏,如果再玩北京土话,岂不更吃亏?他们宁愿向古代的普通话或世界的普通话靠拢,也绝不向北方的普通话妥协。求洋求古,扬长避短,是打败北方佬的好办法。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好,日本的语言好,好就好在文绉绉,古风犹存,简直就是文言文。比如“寝具”多雅,“床上用品”多俗。也有人说,如果真是这样,那“鸡蛋”也别叫,干脆叫“玉子”算了;“书信”则称“手纸”。

  李敖在电视上说,鲁迅文笔不好,比他差远了。他的话,要打点折扣,我觉得,不如是之甚也。但有些例子,确实很明显。鲁迅的文章,疙疙瘩瘩,特别是译文,他说是受了欧洲和日本语言的影响,有道理。还有个原因别忘了,他可是个绍兴人呀。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我手写我口,但口和口不一样,同是白话,南白和北白不一样。鲁迅就是住在北京,他也成不了李敖。李敖人在台湾,但东北出生,北京长大,南方人的白话,他读不惯。

  从前,不懂敖学,我还以为,李敖是台湾的鲁迅。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鲁迅特别不喜欢的胡适之特别喜欢的年轻人,现在当然是老头了。

  很久了,我对普通话是心安理得,时不时还掺点北京土话,或从其他地方贩来的北方土话。北京的学生腔,本来就是大杂烩,插队回来,更乱。插队前,我不喜欢带方言土语的文学,特别是老舍、赵树理的作品,城里人的感觉是,太土太土。后来回老家,一插五年,梆子听顺耳了,山西话听顺耳了,赵树理的东西,哎呀,写得真好。老舍,也越读越爱读。现在,我觉得,太普通的东西,特别没味——就像很多饭馆卖的菜,我叫“通菜”者,最没意思。狭义的普通话也是如此。若不折衷于土话,生活必有的活语言,就是死水一潭。但掺方言,我还是喜欢北方话。这就像我喜欢北方菜,胜过南方菜,特别是麻辣的川菜,道理是一点没有。这是习惯,用不着争。

  普通话,我们占了便宜,已经对不起南方的同胞。再替北方话叫好,岂不是把便宜全都占了。真不好意思。他们的委屈我理解。

  我不掩盖,我就是喜欢北方口味的文章,而且害怕南方的编辑给我改文章。

  张鸣,从长相到语言,都是道地的东北人。但我想不到的是,他说他是浙江人,就和我是山西人一样。

  图;

  《历史的坏脾气》,张鸣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10月版,22.0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