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毕飞宇:为快乐而写作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02:46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肖煜

  这是毕飞宇第一次踏上石家庄的土地,此次他是被河北省作家协会邀请来为第三届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做专题报告的。他的到来不仅给我省部分青年作家带来了一阵欣喜,还“招引”来不少大学生。早在10年前毕飞宇的长篇小说《上海往事》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2000年,根据他的作品《青衣》改变而成的同名电视剧长期“霸
占”荧屏,许多人认识毕飞宇就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的。

  记者:前不久《京华烟云》刚刚在央视落幕,近段时间林语堂的书在图书排行榜上占据领先地位。不可否认,电视剧扩大了作家作品的知名度和读者群,电视上热播什么相应的作品就会畅销,在您看来这种现象是否正常?

  毕飞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就我来讲因为影视剧使我的读者群扩大了,一些本来不看我作品的人看了影视剧后又回过头看我的作品,使我的作品扩大了影响。不能说光要求作家用自己的作品为其他艺术种类提供了帮助,而不允许作家占到一点便宜,我认为这就是作家占到的一点便宜而已。如果有人找到我想把我的作品改编成好的影视剧,又有公道的价钱和我喜欢的导演,我不会拒绝。但我还是希望靠我自己,说到底一个作家还是要靠创作本身来支撑自己。

  记者:您担不担心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后与自己所表达的思想相背离呢?

  毕飞宇:一点都不担心。这是两个东西,从开始你就不要考虑那是你的东西,那是编剧编出来的,如果不想变就自己去做编剧。曹雪芹的《红楼梦》被改编成多少版本,可是他的作品还在那里。我的小说也放在那里。这种担心过分了,不是作家应该担心的。

  记者:您会不会改编自己的作品,做编剧?

  毕飞宇:我会做编剧,但绝对不会改编自己的作品。因为自己作品如果能被改编,就说明作品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对作品的作者来说是一件很煎熬,很痛苦的事情。

  记者:在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写作为什么的问题,有人写作为了生存,有人写作为了名誉,有人为了精神的释放,您写作为了什么?

  毕飞宇:为了自己快乐。

  记者:会不会首先考虑读者?

  毕飞宇:没有,我首先考虑自己。我是一个不容易平静的人,写作能够让我平静。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首先考虑的是读者,那我会觉得我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而事实上我不是英雄,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

  记者:小说《青衣》、《玉米》等作品中对女性内心的描写让读者感到不仅细腻传神而且非常到位,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是否有丰富的感情体验?

  毕飞宇:没有。相反,我对女性不了解,但是我渴望了解。因为从根子上来讲我是一个很爱女性的男性。但是我有时候不自信,所以我只能在我的书房里来做这个事情。有些人见到我觉得我特别自信,其实我不自信。而且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不应该自信。如果你不自信就会更敏感,懂得怀疑,有效的怀疑。所以我要是看到哪一个作家自信了我会认为他已经不行了。当一个作家满足于自己的不自信时,是他的创作状态最好的时候。

  记者:据说你有很多河北作家朋友。能不能做一个坦诚的评价,对我省作家未来的创作有什么建议?

  毕飞宇:说谎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我不想付出,所以我要说真话。河北作家的作品我阅读的比较多,从我来讲河北作家大致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写一个人,比如铁凝,一种是写很多的人。但是我不太满意的一点就是,河北作家更多的追求区域文化特征,恰恰铁凝的小说里就没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征。对有些人来讲把作品写成带有区域文化特征是好事,但是我不喜欢过重的带有区域文化特征的作品。区域文化特征太浓的东西最可怕,如果一生当中只有一部作品那很好,但是一生中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就不是一件好事,会把自己捆住。我们苏州作家苏童的作品中,你能看到苏州人的性格,但看不到非常浓郁的苏州特征。对于河北作家,我本人比较喜欢陈冲、谈歌和何玉茹。人们都说我写女性形象写得好,但是真正写得好的是铁凝。她的女性形象在我看来是在纸的后面,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这一点很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