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吉林大学45名博导竞选落聘,集体下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1:3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徐德芳责任编辑 韩飞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资格。此举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被一些教师形容为“深源地震”。

  这次“下岗”的45名“博导”,学科之广涵盖了吉大所有的八个学部,其中年纪最
大的59岁,还有部分人为外聘“博导”。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是导致他们“下岗”的原因。

  自2005年4月末至11月初,吉林大学对全校所有博士生导师进行了与过去做法不同的重新选聘:不设岗位数,只按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制定选聘标准,达标者都有机会在新一轮聘任中成为“博导”;不达标的现任“博导”必须“下岗”。

  学校规定,自2006年开始,落聘的“博导”将不再拥有招收新一届博士生资格;对其已经招收的博士生,暂时仍可以“博导”的身份指导他们完成学业,或由学校为学生转换导师。

  由于“博导”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在传统意识中,“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代表了一种很高的荣誉,是高校教师中除院士外身份最高的象征。“博导”的桂冠一旦戴上,就很难取下,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吉大的此次改革,因此被认为是对“博导”终身制的撼动。

  对于这次改革,吉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博导”选聘制度存在弊病,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约定俗成”的“博导”终身制被看作“雷区”未予触动,导致一些被聘为“博导”的教师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或不专心搞教学和科研,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个别“博导”甚至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挣钱。

  吉大的这一做法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肯定。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东平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岗位,对博导提出一些科研项目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在西方,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也是不可以带博士研究生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