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公众的文化需求如何被满足 毕加索版画原作大展提供了一种答案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3:11 都市快报

  这应该是杭州举办过的最为火爆的一次画展。

  第一次,西方大师级画家原作如此大规模地在杭州展出,14天里,超过25000名市民近距离地体验了毕加索和他引领的现代艺术。“毕加索”三个字,在这半个月里,高频率地出现在报纸、电视、广播中,高频率地被广大市民提及,人们不仅谈论他的艺术,也评价艺术家的人生;人们不仅观看展览,也参与和展览相关的各类讲座、活动。画展并不以单一的
面貌出现,而是把毕加索和西方现代艺术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地向所有参与者传递。

  每个双休日,浙江展览馆门口都会出现购票的长龙,这种原本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出现过的文化盛况,在这次毕加索版画原作大展中数度出现。相对于早先几场世界顶级音乐会等艺术盛事遭到的冷遇,这一次,杭州表现出了对大师级艺术的极大追捧,杭州人对艺术的热情在毕加索面前复苏了。

  杭州需要高品位艺术

  这种热情早已开始酝酿,杭州不能够提供更多的高端文化消费,这让很多杭州人选择出行到最近的上海,在那里看展览、看歌剧。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最清楚这点,今年年初在美术馆展出的法国印象派画展,40天里共有26万人次参观,每到周末,出现在展馆内的,就有不少杭州人。

  跑近两百公里,就为了看场展览、听场歌剧?

  按照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人均GDP3000美元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门槛,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杭州早在2001年就已经跨过了这道门槛,2004年人均GDP达到4695美元,根据杭州市统计局预测,2005年杭州市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教授说,去年杭州人的平均消费支出超过了1.6万元人民币,有钱的杭州人,开始有不同的需求是很必然的事情,尤其是文化需求,市民不仅需要通俗文化,也需要他们能消费得起的高雅文化。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徐岱教授说,“经济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一定会有文化的需要,必须要有高品位的文化来占领这个市场。”

  一个城市需要人文艺术,那是从内向外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杭州的文脉深远,美术院校众多,有良好的人文基础。常年策展的浙江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对此深有体会,浙江博物馆副馆长陈浩介绍,去年的黄宾虹艺术大展也迎来了三万观者。

  “毕加索那么火,那是因为它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培育时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曹增节教授认为杭州的文化市场已经进入了导入期,在这个时候,有人来引导文化市场,一定会很快地培育起一个像上海一样成熟的文化市场。

  展览要办给最普通大众看

  画展并不是办给专业人士看的。在上海美术馆,一年要操办60多个展览,大型展览有20多个,每一个大型展览都会有配套的讲座,每个月都会出版《美术馆之友》,让艺术和普通人更贴近。

  本次毕加索版画原作大展,圈定的目标受众也是普通人。曹增节教授认为这才是精品艺术正确的方向,“听贝多芬的人不一定都能写出这样的音乐来,但能欣赏就可以了。”这次毕加索版画原作大展的确吸引了不少普通市民,他们很多只是听到过“毕加索”这个名字,甚至连他是否在世都不清楚,但画展给了他们一个了解的机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直接面对大师级的原作。

  学生在所有参观者中占到了一半,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所有学生都前来观看了画展,带队老师说得更直白:“我们提供给他们看的机会,首先是要看,体验需要个人的积累。”浙江画院常务副院长池沙鸿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如果杭州一年有一百个这样的展览,看多了就会有认知,老百姓对艺术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了。

  “美术展览就该办给大众看,圈子里自己看自己有什么意义。”圈内人中国美院版画系主任张远帆教授把这次展览看成是一个很有社会意义的画展,因为学生们来了,孩子们来了,他们看到好的艺术品,有了一种好的精神体验,得到了一次艺术普及。

  这就是潜在的市场,一次展览并不能直接改变城市的文化氛围,但一次一次的文化艺术普及活动,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周小瓯院长说:“这样的展览实在是太少了,远远不够,首先要有东西看,要慢慢培养。大师一个个地来,现在普及毕加索,之后可能是雕塑,可能是油画,慢慢地大家都了解了。”

  文化之城要靠艺术点亮

  浙江要建文化大省、杭州要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

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岱教授说,杭州有西湖,但其他城市也有自己特殊的风景,建文化大省、文化名城,一定要有繁荣的艺术文化。

  徐岱教授坦言杭州是个中等城市,和其他大城市比起来,文化生活并不是很丰富,但一个城市必须要往这个方向走一步。欧洲很多小城市,规模也很小,人口也没有杭州多,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它们都是世界性的城市,有重量级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尤其是艺术,是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城市的提升力、牵引力。

  一次好展览、一次好演出、一出好戏剧……越来越多的精品艺术正在慢慢走进这个城市。徐岱教授说,人们的眼界必须被开拓,各种艺术形式都要来杭州,要常规化,多多益善。要有人来引导这一市场,让城市向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发展。尤其要多考虑青少年的参与,要给他们一个往前走,向上走的氛围。

  普及艺术、推广美术是这次毕加索版画原作大展的主旨。公众在今天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这样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这次展览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答案。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点火光,它不可能一下子点亮四周,但每一次都将增亮一分,最后发出炫目之光,照亮整座城市。

  (记者沈丽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