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选择艺术,也就选择了自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9:36 南方都市报

  雷思温

  (北京,书评人)

  《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杜尚访谈录》王瑞芸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被背叛的遗嘱》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席勒并不是只写过伟大的诗作与剧本。至少在《歌德回忆录》里所提及的席勒就是位醉心于康德哲学的哲学狂热分子。歌德不欣赏他对哲学的态度,但是我们应该庆幸席勒的固执,正是因为他对卢梭和康德哲学的透彻理解,才有了名著《审美教育书简》。在这本书里,席勒系统表达了他对现代性和自由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现代人是分裂和不完全的。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首先是一位自然人,却又不得不服从国家制度。这两者的矛盾构成了现代人灵魂的分裂。而席勒时代工具理性的日益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希腊人高贵的艺术理念黯然失色,人们关注的是如何改造自然,而不是如何提升灵魂的品位。而更令席勒痛心的是,现代社会密不透风的分工体系使得每个人专司其职,成为庞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从而完全失去了实现人的其它可能性的机会。而那些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也因此失去了人的自然本性。可以说席勒通过他的戏剧和诗歌正是试图恢复现代人灵魂的整全,而这种恢复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来完成,这便是席勒终身选择文学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审美教育是灵魂的自我陶冶与自我修炼。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在席勒的视野里,自由就是指灵魂的整全性。眼下种种现代性批判理论正大行其道,读读席勒的这本书,至少有助于理解我们生存处境的思想史根源。

  谁也没有料到,这位把小便池放进博物馆,给蒙娜丽莎加上小胡子的老头,竟然成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当仁不让的大师。杜尚的魅力随着他的离去而日益增大,对于二十世纪的艺术而言,他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人尽皆知的塞尚与毕加索。这本《杜尚访谈录》算是对杜尚的生命观与艺术创作观的集中展示。书中的杜尚清贫而低调,拒绝了各种形式的吹捧,炒作与创作契约,正因为看透了历次艺术运动的宿命,杜尚才把整个生命的重心放在生活本身上,而艺术与他另一样爱好——下棋,不过是他用以实现自由的手段而已。当这种实现活动干扰了他的自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前者。他“喜欢呼吸甚于喜欢创作”,能醉心于国际象棋数十年之久而对艺术漫不经心,全是因为他把整个生命当做一个大的艺术品来加以完成,而他的艺术创作只是一个乐章。对于机会主义者而言,杜尚是不可想象的。而正因为杜尚的不可想象,才造就了杜尚的伟大。他把艺术创作与生命整合为一体,水乳交融,活出一个圆润而自得的轨迹来,使得艺术被生活化,同时也使生活被艺术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杜尚是后现代艺术不可企及的底线。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比起余中先的翻译,孟湄的翻译在一些细节上还算相对准确,但我还是觉得余中先的翻译质量整体上要高过孟湄。不过比起原作来说,翻译的好坏毕竟不是最重要的。《被背叛的遗嘱》比起昆德拉的另一本《小说的艺术》更成熟,也更系统。在昆德拉看来,欧洲小说不同于其它地区小说(如拉丁小说、中国小说等)的特点在于它拥有漫长而庞杂的发展历史,拥有严整丰富的美学体系,从而成为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昆德拉从拉伯雷开始入手,系统梳理了欧洲小说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小说与音乐按三个半时发展的理论。拉伯雷与塞万提斯的夸张,怪诞与自由度,深深迷恋住了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们。然而在这两个半时之间却存在着十九世纪如齿轮般精确、严谨的艺术高峰,因此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们不得以必须要“调和拉伯雷或狄德罗式的自由与写作”,试图把第一半时的自由与第二半时的严谨通过某种方式加以融合。重新发掘,整合四百年的小说创作经验,以前两个半时的艺术成果做基础,游荡于整个小说史,才能构成作家“整个的,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完全可以说,昆德拉的全部小说作品正是对这种创作理念的贯彻与实践。喜欢昆德拉小说的读者应该读一读《被背叛的遗嘱》,那里隐藏着昆德拉小说的全部秘密。

  图:

  《杜尚访谈录》王瑞芸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