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骊山女娲文化探秘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2:23 三秦都市报

  我们从小都听过女娲炼石补天,土造人的传说,但很少有人知道,女娲与骊山、与临潼有着密切的联系,近日由省文史馆、省诗词学会与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联合召开的“骊山女娲文化研讨会”给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团。

  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王学民先生,是国家一级编剧,他曾在临潼工作多年,并编著有《骊山老母纪》一书;而著名作家庞进先生本身就是地道的临潼人,他们
对骊山女娲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

  炼五彩石补天·骊山由来·《红楼梦》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蒹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立,淫水涸,冀州平,狡龙死,颛民生。”

  又据《淮南子》记述,上古时候,火神共工同水神祝融发生大战,共工屡战不胜,于是他一怒之下用火碰倒了西北方的一根天柱———不周山,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旋地动,星移斗转,雷鸣电闪,日月无光。天向西北倾斜下来,地向东南塌陷下去,洪水滔滔而至,毒蛇猛兽也趁机出来伤人。总而言之,其时,天塌地陷,日月失辉,毒物横行,世界一片混乱,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正是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类之母女娲氏勇敢地站了出来。女娲不忍心看到人类遭受苦难,不甘心让这场大灾难毁掉她创造出来的充满活力的人类,她要拯救这个世界。于是,女娲选择了一些五色石子烧炼起来,一直烧了七七四十九天,五色石终于被炼成色彩斑斓的石浆。女娲趁热将石浆擀成石饼,骑上一匹黑色的神马,一张张地把饼补在天上的破损处,终于粘住了塌陷的天穹。之后,女娲又斩下东海大乌龟的四只巨脚,作为顶住苍天的四根柱子,使苍天不至倾斜。女娲又杀死危害人类的黑龙,赶走食人的猛兽凶禽,把芦草烧成灰堆,堵塞了汹涌的洪水。做完了这些,苍天不再倾斜了,大地不再塌陷了,害人的毒物被赶走了,滔天的洪水也干涸了,人类又有了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重新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起来。

  补天的任务太艰巨了,女娲用尽了神通,想尽了办法。当她看到人们又开始活跃在这个世界时,她才宽慰地舒了一口气,停住了自己的黑色神骏。好神马!它为补天出了大力,一旦停下四蹄,它就不再挪动了,它化成了一座秀美而又起伏自如的大山,这就是状若骊马的骊山。于是,骑在马背上的女娲的神灵也在骊山上停留下来。后世的人们感激老母搭救苍生的恩德,就在老母的神灵停驻处修了庙宇,供奉起女娲的神像,同时也求女娲保佑人间平安。这庙,便是至今香火旺盛的骊山老母殿。

  现在,骊山东绣岭石瓮寺后面的山石仍是红色的,据民间传说,那是骊山女娲炼五色石烧红的。骊山一带农村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这一天庆祝“补天补地节”,家家烙饼蒸饼,在饼未熟时,向房上抛一张,这就叫补天;再撂在地上一张,就叫补地。这都是纪念女娲的做法,让人们永远缅怀女娲救世之功德。

  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温泉中外驰名,为什么这里会有温泉?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当年女娲烧炼五色石时,火光映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这火光被太阳神吸收,太阳就重新发出耀眼的光芒,四季不断地照耀着人间;那热气被骊山地下的水吸收,那水就变成了四季流淌的温泉,且这温泉因女娲的大法力而变得神奇起来,具有了辟邪祛毒、消灾除病的功效。数千年来,骊山温泉闻名遐迩,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如今,万民沐浴温泉已成盛事,人们来这里,既可洗去身上的尘垢,除病健身,延年益寿,也可在这人杰地灵之处涤练清洁无尘的灵魂和心魄。

  在女娲补天时,有一块炼就而没有派上用场的五彩石,被弃置在骊山之巅,斗转星移,它吸食了日月精华有了灵性,被空空道人点拨,投胎显灵到人间走了一遭,惹出了一部中国名著《红楼梦》(此书原名叫《石头记》),其开篇就有对此石的一段记叙。《红楼梦》是一部儿女情长、缠绵悱恻、故事曲折、情节迂回、充满诗情画意、文彩横溢的文学巨著,堪称传世经典。其中情也悠悠,恨也悠悠,多少才子为之倾倒,多少佳人为之动容。《红楼梦》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学科———“红学”;专家宏论不可胜数。只说此书第一百二十回,那块系在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最后回归何处?书中只说青埂峰下没有详尽交待。万物都有归宿;去来有常规,自在有定数。骊山之巅的这块巨石,从人间返回后还了本来面目。但它心灵深处仍缅怀人间美好生活,默默向往来于骊山脚下的子民们祀祷,祝福有情人恩爱一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王学民说:“女娲补天,老母救世的传说古已有之,举世皆知,非好事者随意杜撰。这些传说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不衰,从根本上说,表达了人们世世代代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老母补天的故事,透射出一种无私无畏的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一种对为祸人世的恶势力和破坏力的憎恨和藐视,一种对美好的新生活、美好的新世界的强烈渴求。而这些,正是人类战胜各种艰难险恶,跨过各种人间磨难,从而不断开化,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新生活的精神动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正是在这种内动力的驱使下写成的。”

  兄妹成婚·“天作之合”·“洞房”

  在我们的记忆中,抟(团)土造人是女娲留给我们的又一神奇传说。为了人种繁荣昌盛,健康成长,女娲不辞辛劳,用泥土捏成男女小童,落地成人,抚养教育,长大婚配成家。光阴荏苒,儿女子孙众多,女娲不能一一指点,最后采取办法,集中起来传授。在今天临潼境内,就有一猴娃山,高处原有女娲塑像一座,山坡树丛中顽石众多,如群猴云集,聆听教诲。

  不过在石兴邦等学者们看来,如果说女娲氏的第一功劳是“炼石补天”,那么第二个功绩则是“正人伦置婚姻”。这与伏羲女娲二人婚配传说有关,在今日临潼留有许多故事和遗迹。比如人祖庙、磨子沟、夫妻洞、石门棺材石等等。

  在远古洪荒时代,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灭顶之灾。古人类也难逃厄运。具有思维意识会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人类,在与灾难抗争过程中,幸存了兄妹二人;妹妹———女娲,兄长———伏羲。在赖以生存的秦岭支脉古骊山地区辛勤劳作,渔猎为生。

  绝处逢生的亲兄妹,面对绝无第三个同类的混沌世界,苦苦寻觅生存生息方法和繁衍后代的途径。亲兄妹不能成婚是人类这一高级动物的原始伦理道德,但不婚配何以生子?人种何以延续?灭种的威胁成为兄妹二人面对的严酷现实。蒙昧时代的崇拜惟苍天大地至上。二人商议决定,两人各在骊山高处的东顶、西顶两处同时点烟火,能在空中合为一股乃苍天同意亲兄妹婚配,否则不婚。择日点火,朗朗天空,两缕青烟徐徐升起,冉冉飘渺,慢慢接近。然而此时,骊山九道山梁微风四起,从九个方位吹向峰巅。两股青烟驾长风旋转腾升,在高空合为一股直冲云霄,苍天在上作媒,同意兄妹婚配,今天我们仍称婚娶曰“天作之合”,溯源应该归宗于此。

  问大地何以为证,兄妹二人决定滚磨子:上下两块磨扇从山顶滚下,到沟底能合为一起,便可婚配,否则作罢。择日祭拜大地,从山顶二人各滚下同一磨子的两扇磨盘,两块磨盘如灵性在身,急速顺山坡而下,不断接近靠拢,犹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世世恩爱的一对,扑向对方。带着大地劫难后的尘埃,裹挟着患难与共,磁石般相印的两颗恩爱至深的同心圆,在山谷中轰然作响。两块磨盘在山沟紧紧合在一起,冲向谷底,轰鸣震撼着大地。在九条山沟中回荡反射,朝九个方向传播开去。如大地向万千物种宣告,人类将永远成为文明的象征,世代繁衍生存下去。

  拜完天地后,女娲、伏羲携手并肩面对苍茫大地,仰天长啸。心情豁然开朗,久久困扰的疑惑被解开,积压心头的重负被释放,人类生殖繁衍的使命开创了新的起点。夫妻二人如一对彩蝶,勇敢面对生存挑战。大地百花齐放,长空微风习习。终于展翅的彩蝶,比翼飞舞在无垠的绿色丛中,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双双回到栖身的山洞,共同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恩爱与共,辛勤劳动抚养着儿女。我们今天结婚最后的大礼呼曰“入洞房”,二人夫妻生活的空间在“洞房”里,应该来源于此。洞房是家庭创始的开端,构成了社会最小的单元。伏羲、女娲的夫妻洞就在半山坡上,一个洞房安置一对夫妇,一夫一妻,这一伦理习俗,至今仍是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原则。

  后人对此有诗云:“大地辽阔兮予我游弋,苍天浩渺兮任我搏击。驾长风兮放歌,驭万物兮生息。”

  骊山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临潼明年将举办“公祭女娲”大型文化活动

  陕西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庞任隆先生告诉我,大量的文献记载和丰富的遗迹都证明:陕西临潼骊山是女娲生活活动最早和最重要的地方。他将骊山女娲功德与精神简明扼要地列为四点,即“女娲身世———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补天———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女娲造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女娲作笙簧———协调和谐的和合精神”。由此他认为,“中国骊山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

  骊山,古时属雍州之地,为终南山支脉。该地域有多处史实遗迹及大量民风民俗均与女娲有关。而在考古发掘中,这一地域附近的陈家窝遗址、蓝田公王岭遗址、西安半坡遗址都是人类早期活动于此的印证。

  1973年,在距离骊山脚下二里多的姜寨村,考古学家发掘了新石器时期的“姜寨遗址”,从这个遗址所发掘出的遗迹和文物看,说明在距今约6000年以前,确曾有原始母系氏族的人们活动在这里,而女娲就是传说中的母系氏族时期活动在骊山一带的女英雄无疑。在1959年7月郭沫若重游华清宫时就有“老母长生剩吉羊”诗句赞之。“这些都说明骊山是华夏源脉。在女娲身上得到全面体现的上述精神也正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子孙后代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庞任隆先生告诉我,临潼区委、区政府对女娲文化研究非常重视,已初步决定,明年将举办“寻根华夏 公祭女娲”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全球华人诗词咏骊山,在骊山建千米诗画长廊、成立中国骊山女娲文化研究院等等,“这些活动将对宣传骊山、宣传临潼起到很好的作用。”庞先生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