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另一种“笔墨锋芒”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7:5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写文章、写诗,包括写小说、写散文,使用的语言没有一点锋芒,只满足于圆滑或温和,无疑是没有出息的。为此写出的东西要想有震撼力,至少有起码的影响力,也很难很难。不过话说回来,“锋芒毕露”也同样是贬义词,也是另一种笔墨功力不及格的标志。若是为锋芒而锋芒,或是以卖弄锋芒为本领,我看不及格的就不只是语言本身了。

  在笔墨本领上,我还是很特殊地钦佩鲁迅。他的文章,不仅发表在朋友们创办的刊
物上,也大量地发表在敌对的、反动的报纸杂志上,而且矛头指向的恰恰是敌对的、反动的势力。在文化封锁的形势下,鲁迅只须换个笔名,文章就能发表。原因之一就是鲁迅的笔墨功力出色,做到了既切中要害又锋芒不露,隐而不显。这叫文化本领!

  鲁迅的文章,除了有隐在的大锋芒之外,除了学问、笔墨都坚实之外,还在于他的见识公正,既不守旧也不偏激,使人信服。真正的文化勇士,必须同时是文化上的智士、正士。

  自鲁迅首用“杂文”之名并开创“杂文风格”之后,追效者很多,延续了多年、多代。但必须承认,优秀者虽然很多而伪劣者也不乏。之所以伪,所以劣,醒目的标志至少有二:一是卖弄锋芒而谋自己的虚誉;二是用偏激代替真理。用老百姓的俗话来说就是:假刁真怯,用耍“二百五”来吓唬人。

  “文革”中的大字报、批判稿,包括“革命理论家”、“红笔杆子”在报刊上抛出的“雄文”,要论“锋芒”可算是凶而狠,有时甚而不乏杀人效应。但舞弄那种“锋芒”的人,连半个真勇士、真智士、真正士也没有,无非是一伙刁徒、文痞而已。因之他们文字中的“刺”,真硬度至多抵得上刺猬、蝎子、毒蜂,在强手式的天敌面前,只有逃跑或发抖的份儿。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风日益活泼化、多彩化,这是天大的好事。文风是世风之一,文风活泼化与观念更新是互为表里、共为形影的。因之,文风状态是不可小看的事。

  但就眼下的文风而论,其中至少有两个分支是不必恭维的:一是“学术”性的洋教条式、洋八股式或带有“玄言”意味的文风;一是“杂文”、“随笔”性的以助长思想意识无序化、语言法则无序化为文采的“刁言”式文风。两者的共同之处是:“词语亢奋度”大于“思辨精准度”。前者是学术上的事,暂先不说。在这里,我只是侧重于谈谈杂文、随笔类的文风。其中基于优良文风而写出的优秀作品也先不谈,而专谈不太令人恭维的。

  杂文、随笔无疑离不开笔墨锋芒,但锋芒本身一经成了卖弄之物,逞才之物,沽名之物,就必然导致几种遗患:一是将笔墨锋芒本身视为“价值”,不理会针剌对象的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二是将语言刁化视为时尚文风、最佳文风,全然无兴趣去敛一敛自己身上的多余之刺,尤其是有可能伤及好人的刺;三是不热衷于用锋芒专刺恶人、恶事、恶文,更无基本意愿去保护仁者、弱者;四是强逞多余之勇,不问判断事物的标准是否公正,误以为偏激就是真理;五是掀动多余而无聊的“文战”,以此作为“有偿表演”;六是否定或冲淡严肃批评的价值,只乐于搞“酷评”、“刁评”、“狠评”、“谩评”(也包括“媚评”、“谄评”)之类勾当;七是那样笔墨的理性含量很低,真实的文化含量也很低。

  总之搞文的人,笔墨无锋芒、无棱角,像个圆鼓鼓、滑溜溜的鹅卵石、玻璃球,固然与废物无异,但强炸多余之刺,强逞恶性之锋,也断无任何济世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