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受质疑:似丐帮弟子数家史?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8: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三日电题:再提中国电影的“代”与“无代”

  中新社记者马海燕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由来已久,然而随着年轻的新生代导演的纷纷涌现,关于“五代”、“六代”导演划分的质疑则越来越多。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论坛上,郑洞天、陆
川、黄建新等不同代际的导演纷纷质疑了这种划分的科学性。

  郑洞天隐约记起一九八四年十月召开的一个国产新片研讨会上,“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黄土地》第一次出现,有人撰文指出“师承关系”成为分代的开端。因为陈凯歌是既是导演又是教授的郑洞天的学生。由此往上追溯,郑振秋、张石川是第一代,第二代蔡楚生、郑君里,第三代水华、谢晋,第四代谢飞、吴贻弓,第五代陈凯歌、张艺谋等与上辈均有不同渊源的师承关系。

  中国导演协会会长黄建新则提供了一种不同的“代际”解说。他提出七十年代末国外出现一本经济学著作《第五代》,国外有人发现这个词用于描绘中国电影界也很确切,于是代际划分逐渐流传开来。

  无论哪一种划分至今都无法找到源头,但是以“代”划分走到今天再也分不下去却是现实。如果说贾樟柯、王小帅还勉强能算第六代的话,到陆川、徐静蕾、马晓颖这一代越来越年轻的导演就再也找不到分代的理由了。

  从一九九九年前后开始,更多的年轻导演开始进入主流市场。不仅有“中戏三剑客”张扬、金琛、施润久等横空出世,还有更多并非北影、中戏毕业的人走入导演行列,尽管他们还不甚有名。导演的代际划分在这个多元化时代无疑很难。

  陆川把这些导演包括他自己在内统统称为“六代后”,他认为第六代导演从张元到贾樟柯就终结了。而第六代导演建立的一种很强的生存策略现在还影响着后来者。那就是“拍好片子——到国际上获奖——建立影响力——再回来拍片子”,这时候容易找到投资方,而投资方的要求之一又是能否在国际上获奖。无论是否存在四代、五代、六代和六代后导演的划分,在当今社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主流认可、获得市场认可还是至关重要的。

  冯小刚曾以调侃的方式说,电影界“第三代和第四代导演占据着宝殿,他们把大门把得很死。接着,第五代导演杀到,他们没走大门,‘破窗而入’,然而第五代导演杀入这座电影宝殿后,同第四代一起把窗子关严了。后来,第六代导演竟然也杀入了这座宝殿,他们既没有走门,也没有走窗户,而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等我杀到这里来一看,不但进不去这座宝殿,即便就是进去,也没有我下脚的地方。于是,我索性就在宫殿旁边自己建了个耳房。没想到,通过不断发展,日子过得还不错。”

  于是今天中国电影界呈现的则是从七十多岁的第三代导演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一代均在纷纷拍片的局面。无论走什么路线,以什么方式获得资金,以多大影响力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提倡“电影多元化”的时代,再提“五代、六代”似乎有丐帮弟子数落家史的嫌疑,七代、八代就此消失也是好事。(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