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影博物馆有咱三宝(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9:22 每日新报

  图为前苏联制造的“艾姆”摄影机

  本月 29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将正式开馆,同时还将举行“中国电影百年庆典”的系列活动。开放后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有电影展览、电影博览、电影放映等区域,观众可以观赏到中国电影从 1905年诞生以来走过的百年历程。博物馆开馆之后,观众将有幸看到电影的发明者———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使用的摄
影机,该摄影机被法国视为国宝,是电影博物馆从法国租借来的。而天津电影制片厂赠送给博物馆的三件藏品也是价值连城:两架老式摄影机分别见证过开国大典以及抗日战争的硝烟;一架老式放映机更是放映过无数脍炙人口的老片。

  据天影厂器材科的郑女士介绍,这两架老式摄影机都是上世纪 20年代末生产的,分别是法国的“帕尔弗” L型摄影机与前苏联制造的“艾姆”摄影机。天影厂在 1973年成立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把这两台机器赠送给了天影厂。即使在当时,这两台机器都算是“老古董”,但它们的来历却不同凡响。来自法国的“帕尔弗” L型摄影机曾经在 1949年开国大典时真实纪录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现存的开国大典影像资料大多是用这台摄影机拍摄的。此外,它还伴随着

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前苏联制造的“艾姆”摄影机设计更为独特,它没有使用电或手摇作为动力,而是靠发条装置驱动,其轻便的外形更是适宜战地记者拍摄纪录片。抗战时期,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扛着这架机器纪录下了战争的真实场面。由于在战地没有电源,依靠发条装置驱动的摄影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如今这两架“老古董”依然完好如初,郑女士说:“上世纪 70年代末这两架摄影机分别为天影厂拍摄过《祖国新貌》《国庆盛典》以及反映农村科学技术的纪录片,由于摄影机具有逐格拍摄的功能,还为很多天影厂的故事片做过字幕机。它们此前一直保存在天影厂的影视器材库,去年中国电影博物馆筹建时,有关负责人找到天影厂看到了这两架摄影机,当即决定把它们引入博物馆,作为中国电影发展中的重要历史见证永久保存。”

  天影厂赠送给电影博物馆的老式放映机来源于民间收藏,一位收藏爱好者保存有一架德国产的放映机,该设备生产于上世纪 30年代末,曾于解放前在天津各大影院放映过电影。但由于年代长久加之使用频率过多,这台放映机的灯箱部分早已遗失,而其烤炭晶棒的光源以及手摇式的传动设备还是非常具有保留价值,因此也被电影博物馆的负责人看中,将其收进馆藏。

  据悉,随着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时间的日益临近,天影厂的“三件宝”已被安放在电影博览区。而天影厂与“泥人张”联合制作的大型彩塑工作还在加紧进行之中。为增加泥塑人物的完整性,博物馆特意要求天影厂赶制一些动画片人物造型。目前以《三个和尚》《哪吒闹海》为代表的几件泥人彩塑正在加紧制作当中,将在博物馆开馆之前完成陈列工作。

  新报记者张钢文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